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整个社会却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活中国政治上、道路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个企业是在近代哪一重大事件中创办的?这一事件在当时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所说的“改良”和“革命”分别指什么?

(3)材料三中,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掀起的运动其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上述材料反映了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同的阶级、阶层进行的近代化探索,也反映出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所呈现的特点。请依据提示填写出A处所代表的内容。

器物或科技——    A   ——思想文化

 

(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3)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4)西方政治制度。 【解析】 (1)据材料一中图一“江南制造总局”和图二“轮船招商局”可知,两企业是在近代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包括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等。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包括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由材料二“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判断“改良”是戊戌变法,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由材料二“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判断“革命”是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有孙中山、黄兴。 (3)据材料“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等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领导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学习的内容由学习西方技术(洋务运动),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 从1850年到1856年英国对华贸易逆差额逐步扩大,短短的几年中,逆差额从4274880到8436072磅,几乎翻了一番。英国在此期间曾扩大对华鸦片走私,其中1845~1849年中国年平均进口3.9万箱,1850~1854年年平均进口5.35万箱,1855~1859年年平均进口6.85万箱,但鸦片的盈利并不足以弥补其对华贸易的巨大逆差,仅生丝一项出口就可将其抵消。

材料三 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在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

——陈争平《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材料四 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副武装昂首从东交民巷旧使馆区穿过以宣誓主权。自此,中国武装人员不得进入东交民巷的耻辱历史宣告结束。

(1)材料一中“这种隔绝状态”是通过哪一历史事件被打破的?带来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中英贸易出现了什么情况?为此英国人又发动了哪场战争?

(3)依据材料三概括出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特点。

(4)材料四中“中国武装人员不得进入东交民巷”源于哪次战争后?

 

查看答案

下列作品与其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

A.《黄河大合唱》——聂耳 B.《暴风骤雨》——鲁迅

C.《狂人日记》——郭沫若 D.《愚公移山》——徐悲鸿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一特点?

A. 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B. 沿海地区发展快

C. 总体发展比较落后

D. 资金少,规模小

 

查看答案

1948年冬,陈毅赋诗《淮海前线见闻》:“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同国民党主力决战

B.人民群众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华东与东北解放军合力进行了淮海战役

D.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黄河以南各省的基础

 

查看答案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以下属于大纲规定的内容是(    )

①减租减息政策②实行耕者有其田③没收地主土地④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