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朝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40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材料四 宋代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南宋时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1975年,泉州出土了南宋海船,证明当时造船规模和技术领先世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先进还是落后?出现材料一温饱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这句话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说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具体变化?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5)结合所学,说说材料四南宋时期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的原因有哪些?为了鼓励海外贸易设立了什么机构?当时海外贸易发达东西路线到达哪里?
对宋朝盟约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规定双方为兄弟国家,宋每年向辽纳岁币,绢20万匹,银10万两。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西夏向宋称臣,宋赐绢13万匹,银5万两,茶2万斤,节日再行赏赐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规定宋向金称臣,两国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宋向金每年进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
——《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各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三签订后,形成怎样的政治局面?
(3)议和后,边境地区带来和平,而宋朝送岁币却造成沉重负担,你如何看待这三次议和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隋王朝统一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予以变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派官职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三 武则天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不拘一格的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扩大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材料四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材料五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2)阅读材料二,分析隋以前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为改变这一局面,哪位皇帝最早改用“考试的方法”?这一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3)“改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的最主要的标准是什么?这一方法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宋代官员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4)武则天对科举制的贡献是什么?
(5)结合所学,材料四鉴真东渡日本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五中的“伟大僧人”是谁?他西行的终点是今天的哪个国家?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两宋政府曾向哪些政权送“岁币”
①金
②西夏
③辽
④北魏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匈奴”指代的是( )
A. 女真统治者 B. 突厥统治者 C. 契丹统治者 D. 党项统治者
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人),不识干戈。”这说明了( )
A.辽统治更加腐朽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相对和平局面
C.澶渊之盟后北宋力量的削弱 D.北方畜牧业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