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成立后,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扩大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争取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材料二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

材料三  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领导人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公报指出双方就两国关系正常化和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广泛、认真和坦率的讨论”,肯定这种“坦率地互相介绍彼此对各种问题的观点”“是有益的”。

——《中国外交史》

(1)新中国提出的成为指导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分析积极的外交活动对国内和平建设的作用。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开始于哪位美国总统?中美两国于哪一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请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两例。

(5)纵观新中国外交风云,你觉得新中国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至少答出两点)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善与其它国家的关系,为国内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万隆会议或亚非会议;“求同存异”。 (3)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尼克松:1979年。 (4)举办亚信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 (5)制定了正确的外交政策;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外交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付出;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 【解析】 (1)新中国提出的成为指导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逐渐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根据材料“扩大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争取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可知,积极的外交活动能改善与其它国家的关系,为国内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根据材料二“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万隆会议。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根据材料三“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领导人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公报指出双方就两国关系正常化和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广泛、认真和坦率的讨论’”可知,中美关系由敌对到友好,这种变化开始于尼克松。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4)此题要求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考查识记能力,符合题意即可,如示例:举办亚信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成就的原因有综合国力的增强;制定正确的外交政策;外交工作者的努力;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准备的是哪次会议?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如何理解“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材料二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须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模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2)材料二反映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什么变化?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哪次会议上?

材料三  “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使命。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

(3)我国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现在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什么?领土完整才能更好地圆“强国之梦”,消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留下的最后一块殖民地痕迹的事件是什么?

(4)作为一个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材料三  1958年10月,某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四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材料一在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2)材料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事件?其完成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的“新乐园”实际上指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什么失误?标志着社会主义探索良好开端的是哪次会议?

(4)材料四反映出农村实行了什么改革?是从哪个地区开始的?对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

(5)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城邦公职人员由抽签方式选出,每个公民都有同等机会出任城邦公职,行驶作为城邦主人的职权。材料中这一现象出现在()

A. 古巴比伦

B. 古代印度

C. 古代希腊

D. 古代罗马

 

查看答案

下列国家与其文明成果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古中国--种姓制度

B. 古埃及--象形文字、金字塔

C. 古印度--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D. 古巴比伦--甲骨文、青铜器

 

查看答案

196410月某报纸上的头条新闻题目是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这篇新闻报道的是我国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 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D. “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