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29年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国家工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29年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各国企业大批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失业率高达30%以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超过3000万。

材料二  1928年到1932年,苏联许多新建的重点工程都是由美、德、英、法、意等国的公司直接参与建设的。著名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由美国麦基公司帮助设计、建设,仅1931年下半年就有250名美国技术人员在那里工作。有20多家美国公司帮助苏联制造轰炸机、战斗机,法、意、英等国公司为苏联提供了驱逐舰和坦克图纸及模型。

材料三  从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国家通过五年计划的形式对国民经济实行严格的计划领导和管理。1928—1937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比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经济状况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些不同的根本原因。

(2)概括出材料二与材料一反映的内容之间的联系。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苏联经济发展的因素。

 

(1)资本主义国家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引进人才。 (2)经济危机爆发,造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损失严重,失业率大增。此时苏联正在进行工业建设,需要大批人才,所以出现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去苏联工作。 (3)引进人才、技术;实施一五计划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从1929年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可知,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材料反映的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爆发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根据材料二“1928年到1932年,苏联许多新建的重点工程都是由美、德、英、法、意等国的公司直接参与建设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苏联经济经济发展,出现的原因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引进人才。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经济危机爆发,造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损失严重,失业率大增。材料二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时期,苏联正在进行工业建设,需要大批人才,所以出现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去苏联工作。 (3)根据材料“著名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由美国麦基公司帮助设计、建设,仅1931年下半年就有250名美国技术人员在那里工作”等可归纳出引进其它国家的人才、技术;根据“国家通过五年计划的形式对国民经济实行严格的计划领导和管理。”可归纳出实行一五计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目录,回答问题:

(1)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的标志是什么?三大改造时间与之基本一致,写出二者的相互关系。

(2)“钢铁长城”指的是什么?你认为国防建设与外交之间有何关系?

(3)上述目录中第二单元和第四、五单元的编写原则有什么不同?上述目录从不同方面共同反映了什么主题?请再举出另外一个不同的方面。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近代思想家、教育家福泽谕吉(1835年—1901年)指出: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材料二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历史学家钱乘旦指出: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英国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以和缓、平稳、渐进为主要特色。

(1)材料一指出,汲取欧洲文明,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请从中国近代史中举例证明这一观点。据材料一说法,中国近代最先向西方学习并开展的活动应该是什么?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与英国近代化道路有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化道路上“次序颠倒”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

材料三  特洛伊人正在集会,在普里阿摩斯的门前,汇聚在一个地方,年轻的和上了年纪的男子。腿脚飞快的伊墨丝说道:“老人家,你总爱没完没了地唠叨,就像在从前和平时期那样知道,我们正进行着杳无终期的战斗。我经常出入人们拼斗的战场,却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军伍,人海般的阵容,就像成堆的树叶或滩沿上的沙子,他们正越过平原,将在我们的城下战斗。”

——《荷马史诗》选段

材料四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

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的神圣的传言,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

——莱蒙托夫《祖国》选段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三,从诗歌内容上看有什么共同点?

(2)材料二和材料四共同体现了什么精神?

(3)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外诗歌的什么不同?

(4)综合上述探究,请你总结中外优秀诗歌的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

美国《1935年税收法》中规定,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度,个人所得税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凡单身年收入超过500美元者、己婚夫妇年收入超过1200美元者,都必须纳税。年收入100万美元以上者,税率高达59%——75%。实行这一制度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限制过于悬殊的贫富差别

C.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D.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