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材料分别反映了澳门的历史与过往,现实与未来,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你可知“mu–cau”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根根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925年闻一多(七子之歌・澳门》
材料二:
(1)由材料一可知,澳门早在什么时期被哪国殖民者租借甚至占领过?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下,这一历史时刻的出现距今(2019年)已过了多少年?你认为澳门顺利回归的原因有哪些?有何深远历史意义?
(3)回归以来,中央政府十分关心支持澳门繁荣、稳定、发展,请举一例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林则徐搜集各种报刊,看看外国人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和他们怎样看待当时的中国……他在寄呈道光译报材料时又说:“现值防夷吃紧之际,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在编写《四洲志》之余,他还搜集了大量的船炮模型图纸等资料,希望进行仿制。
材料二 近代报纸是外国人首先办起来的。19世纪,外国人在中国共出版了100多种中外文报刊,占当时中国报刊总数的一半以上。19世纪50年代起,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开始办报。1895年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开始办报,痛陈爱国救亡,呼吁变法。《时务报》曾日销17000份,“为中国有报以来之未有”。
材料三 20世纪初,《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关于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主张废除汉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林则徐翻译外国报纸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一根本目的和近代哪一场探索活动的目的是一致的?
(2)根据材料二,《时务报》宣传的政治主张是什么?《时务报》创办及畅销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现象出现的背景。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报刊对近代社会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材料二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材料三 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大国崛起》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分别是什么?说出英国“贵族与资产阶级联合统治”的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三个法律性文件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英国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事件是什么?19世纪法国的哪一文件成为欧洲各国制定法律的范本?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你们所学的“四书”“五经”,所学的八股文,能够抵御洋人的坚船利炮吗?……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朕为何要坚持办这个京师大学堂(下图),其目的就是希望在座的诸位,能够……以国家强盛为己任,正视现实,发愤图强。
——1898年光绪帝在京师大学堂开学前的讲话
材料二:11、12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欧洲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这些学校开设实用知识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在单一学科的私人学校和教会学校整合演变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四书”“五经”是哪家思想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材料一中“变则通”相关的历史事件,并概括光绪帝创办京师大学堂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世纪大学和城市的关系。
(3)综上所述,大学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描绘一下你心目中自己理想的大学。
1978年,我国很少有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和摩托车,2007年,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达到606辆,农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达到48.52辆。我国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从1986年的2.5台增长到2007年的10.2台。这主要反映出我国
A.城市建设发展
B.思维方式改变
C.传统观念更新
D.生活水平提高
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这一思想与下列哪一项外交思想相吻合
A.独立自主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 D.多边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