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19 年是北京人头盖骨被发现的 90 周年。下面的生活场景,改善了北京人的体...

2019 年是北京人头盖骨被发现的 90 周年。下面的生活场景,改善了北京人的体质和生存条件, 促进了人类的进化的是(    )

A.  B.

C.  D.

 

A 【解析】 北京人学会使用火,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以及驱赶野兽,从而改善了北京人的体质和生存条件, 促进了人类的进化,A项是使用火的场景,A符合题意;B是采集野果,不符合题意;C是定居的生活,不符合题意;D是制作陶器。不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土地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农业之本、农民之根。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生产关系,是我国不同时期农村改革不变的主线。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家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摘编自《天朝田亩制度》

(1)材料中的土地纲领是哪一革命运动颁布的?这一土地纲领的分配方式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  三民主义从民族、民权、民生三方面阐发了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

(2)据材料二,民生主义在同盟会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

材料三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

——摘编自《复兴之路》

(3)据材料三指出,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土地改革为哪场战争的迅速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

材料四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意见》指出,“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新华网》

(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指出,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纲领或政策其共同的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最终落脚点,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他受命于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摘自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1)材料中的“他”是谁?

材料二  如下甲:洋务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乙: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2)仔细分析材料甲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它为什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3)据材料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意识喷薄而出后,中国进行了一次旨在谋求“制度变革”的尝试。这次尝试指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发生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材料  三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

(4)材料三反映了张謇什么主张?他是如何践行这一主张的?

(5)综合分析以上内容,你认为历史上的有识之士落实“家国情怀”的方式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一辈辈仁人志士,砥砺奋进,潜心筑梦,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抗争探索)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什么?任意说出一处“改道后的中国”被迫割让给列强的国家领土。

材料二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追梦历程

(2)A处孙中山建立的政党是什么?B处发生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其指导思想是什么?C处代表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该成果指的是什么(写出任意一个即可)?

(浴血荣光)

材料三  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新的一页。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一路走来,走过了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里长征,走过了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走过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战争,走过戍边御敌、投身建设改革的辉煌岁月

(3)“南昌起义的枪声”发生的背景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南昌到湘赣边界,再到井冈山”的探索革命,有何重要意义?

(4)“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5)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在新时代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作为青少年学生应该在历史的传承中做些什么呢?

 

查看答案

城市是有记忆的,城市中每一处文化遗产都是一部史书,每一卷档案,都记录着一个城市的沧桑岁月。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风云变幻的北京)

材料一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见证了历史风云。近代史上的北京曾饱受列强欺凌,三次沦陷;北京人民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1)图一中联军所犯的滔天罪行是什么?图二所示事件后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图三中事件发生后不久,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这次合作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  如图

(2)图一事件为哪一运动拉开了序幕?图二事件最能体现运动性质的是哪一口号?与图三相关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哪一战役的胜利?

(百年沧桑的上海)

材料三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一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上)

(3)材料三中这场“文化启蒙的运动”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材料四  中共一大与中共二大的召开地点都是在上海。作为中共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开的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中共一大是在哪年召开的?中共二大召开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材料五  大上海镜头回放:①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了第一部电话;②上海创办了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A        ;③上海创办了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申报》;④上海最早创办了文化出版机构新文化运动的刊物《青年杂志》;

(5)将上面材料中A处补充完整:A:

 

查看答案

文学和艺术创作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它代表个时代的风貌,也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同时,时代的精神也为文学和艺术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下列作品中创作于抗日救亡运动中,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是

A.《毕业歌》 B.《义勇军进行曲》 C.《国际歌》 D.《黄河大合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