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新成立的雄安新区将成为中国的另一个腹地。在元朝,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被称为“腹里”。当时被称为“腹里”的是
A.山东山西河南
B.山东山西河北
C.山东山西陕西
D.山东山西北京
《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宋朝时重文轻武,进士地位较高
B. 北方人迁到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C. 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 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
《淮南子》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塞翁,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那里。人们都来宽慰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塞翁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不久,他的儿子因骑马摔断了大腿。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和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一致( )
A. 孔子 B. 孙武 C. 老子 D. 孟子
征收关税问题一直备受国际关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和愤慨,有33个国家提出了抗议。到1931年底,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这就形成了激烈的关税战、市场战、货币战。
——人民版《历史必修Ⅱ》
材料二 关贸总协定生效以后的40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5%减至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
——岳麓版《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 2018年4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清单上中国产品拟加征关税的征收额外25%关税。针对美国这一举措,中方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飞机等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中国自美进口金额约500亿美元。
——自百度学术整理
(1)材料一中1930年美国挑起关税战是为了应对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美国最后是通过什么办法解决这一事件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关税发生的变化。指出这种变化反映了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美贸易战的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于世界经济发展问题的认识。
人类通过经济文化交流,推动社会进步。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海一号”是一条满载货物的沉船,从我国的东南沿海港口装货后,在前往南亚、西亚地区进行贸易活动的途中沉没于广东阳江海底。截至2016年1月5日,总共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标本2575件、凝结物55吨,其中瓷器13000余件套、金器151件套、银器124件套等。
——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二 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为了不断扩大产品销路,‚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许多国家确立,资本主义逐步形成一个世界体系。资产阶级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掠夺更多的原料、劳动力,进一步向亚、非、拉等地区扩张。
——庄解忧《世界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经济社会影响》
材料三 1937年到1945年,中国、英国、德国等军队死亡人数共计1693.3万人,居民死亡3432.5万人,共5125.8万人,占参战国人口总数的3.3%。
——《世界年鉴》
材料四 广东两会中提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携手港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枢纽和航运中心。深化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积极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自腾讯新闻网整理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19世纪资本主义向亚洲地区扩张的例子。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材料三中军民死伤惨重的主要原因。列举一个在此过程中中国和英国合作的史实。
(4)根据材料四,概括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措施。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
走过120多个春秋的北京大学,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它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的苦难与追求,又为民族复兴培养人才,振臂高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0年前,甲午战败,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本,在开学校。’改革旧教育、建立新学堂,成为了变法的第一要务,北京大学也由此而生……120年来,北京大学始终坚守着建校的初心和使命,坚守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庄严承诺。
——摘自林建华校长在北大120周年校庆典礼上的发言
材料二 然人物尽多,其中要以陈、胡、李、周四人起的作用最大,其影响所及不限于校内,抑且不限于北京一地而能风动全国者,则以种种刊物是不胫而走的。……以时间计之,‘五四’、‘六三’是一九一九年五月、六月的事,其时《新青年》刊行既满三年有半。正为在事前有这三年多的酝酿发酵而后乃有北京八校的学生行动和上海各地的罢工、罢市那些风潮出现。
——梁漱溟《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大学》
材料三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待驱除倭虏复神京,还燕碣。
——由北大、清华、南开大学组成的西南联大校歌
材料四 1984年10月1日,北京大学师生参加国庆35周年庆典,在天安门前打出‚小平您好‛的横额,表达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心声。
——摘自北大新闻网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京大学建校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京大学“建校初心和使命”。
(2)根据材料二,归纳梁漱溟认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北京八校的学生行动”和“上海各地的罢工、罢市那些风潮出现”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材料三中的北大等学校师生“万里长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南联大承载着什么使命?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大学生打出“小平您好”横额要表达怎样的心声?哪些政策或措施的实施激发了这些心声的表达?(列举两例)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北京大学始终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