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交融、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三月,各路少数民族地区首领齐聚长安城,请求唐太宗担任“天可汗”,“天可汗”的意思是“各族共同的君主”。
材料二 王善军在《南宋社会中的契丹人》中提到,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南宋的契丹人,其社会习俗不断发生变化。通过族际婚姻,契丹人的姓氏名字发生变迁,甚至服饰,饮食、节日等生活习俗也因与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的交融,逐渐失去了其民族特征。
材料三 就族源而言,回族先人主要包括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等中亚人,回族在形成过程中,还大量地融进了汉,蒙(主要是汉)等族的成分。
——摘编自《回族的形成》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这位“各族共同的君主”励精图治,开创了盛世局面,历史上将他的统治时期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契丹人”建立的政权与北宋之间的民族主流关系是怎样的?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依据材料指出“契丹人”“逐渐失去了其民族特征”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时期,以“回族”的形成为代表的民族大交融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认为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在灭商和东征胜利后,为便利对征服地区的控制,也为了拱卫周王室,乃大规模地分封王室子弟和亲戚、功臣到征服地区,授予他们被征服地区的土地和人民,使其按照周朝中央政权的结构形式,建立众多的诸侯国。
——摘自《中国历史大词典》
(1)材料一叙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制度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材料三 武帝施主父之册(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自此以来,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皇子始立者,大国不过十余城……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摘自《汉书诸侯王表第二》
(3)根据材料三,分析汉武帝实施“推恩令”的效果。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哪一措施来巩固大一统王朝?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时有人称赞秦始皇:“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不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秦朝人“称赞”秦始皇的理由。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还在经济、文化和思想领域采取了哪些措施?
(2)材料二中的“汉皇帝”指的是谁?“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
(3)材料三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建议实行产生的影响。
(4)上述材料提及的帝王所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在历史期末复习阶段,历史老师在备课笔记上整理了如图所示内容。由此可知,老师要在课堂上带同学们复习的内容是
A.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 B.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C.巩固边疆地区的措施 D.封建时期社会的发展
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以下史实属于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是
A.平定噶尔丹叛乱 B.设置噶厦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册封达赖喇嘛
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著作。其中不包括( )
A. 《本草纲目》 B. 《天工开物》 C. 《农政全书》 D. 《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