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初风...

    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据材料一概述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材料体现了改革中的哪些措施?(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2)阅读材料二,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举出唐太宗“赢得了他们的爱戴”的史实。

材料三  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友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3)分析材料三,举出北宋时期“阶段性的和好”、“阶段性的战争”的事例。

材料四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两种方式。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1)原因:学习中原汉族先进文化,改变鲜卑族的旧习俗。措施:迁都洛阳;学汉语。 (2)民族平等,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史实: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3)事例:宋太祖晚期,宋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太宗、宋真宗时,宋辽发生战争;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维持了较长时间和和平。 (4)方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镇压少数民族叛乱。认识:中国古代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其中和平是主流。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可知,孝文帝为了学习中原汉族先进文化,改变鲜卑族的旧习俗;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相对改革的措施有迁都洛阳、学汉语等。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主张民族平等,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实行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宋太祖晚期,宋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太宗、宋真宗时,宋辽发生战争;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维持了较长时间和和平。 (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两种方式是册封少数民族首领、镇压少数民族叛乱;第二问开放性题目,中国古代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其中和平是主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民族交融、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三月,各路少数民族地区首领齐聚长安城,请求唐太宗担任“天可汗”,“天可汗”的意思是“各族共同的君主”。

材料二  王善军在《南宋社会中的契丹人》中提到,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南宋的契丹人,其社会习俗不断发生变化。通过族际婚姻,契丹人的姓氏名字发生变迁,甚至服饰,饮食、节日等生活习俗也因与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的交融,逐渐失去了其民族特征。

材料三  就族源而言,回族先人主要包括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等中亚人,回族在形成过程中,还大量地融进了汉,蒙(主要是汉)等族的成分。

——摘编自《回族的形成》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这位“各族共同的君主”励精图治,开创了盛世局面,历史上将他的统治时期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契丹人”建立的政权与北宋之间的民族主流关系是怎样的?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依据材料指出“契丹人”“逐渐失去了其民族特征”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时期,以“回族”的形成为代表的民族大交融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认为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在灭商和东征胜利后,为便利对征服地区的控制,也为了拱卫周王室,乃大规模地分封王室子弟和亲戚、功臣到征服地区,授予他们被征服地区的土地和人民,使其按照周朝中央政权的结构形式,建立众多的诸侯国。

——摘自《中国历史大词典》

(1)材料一叙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制度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材料三  武帝施主父之册(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自此以来,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皇子始立者,大国不过十余城……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摘自《汉书诸侯王表第二》

(3)根据材料三,分析汉武帝实施“推恩令”的效果。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哪一措施来巩固大一统王朝?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时有人称赞秦始皇:“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不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秦朝人“称赞”秦始皇的理由。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还在经济、文化和思想领域采取了哪些措施?

(2)材料二中的“汉皇帝”指的是谁?“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

(3)材料三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建议实行产生的影响。

(4)上述材料提及的帝王所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

在历史期末复习阶段,历史老师在备课笔记上整理了如图所示内容。由此可知,老师要在课堂上带同学们复习的内容是

A.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 B.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C.巩固边疆地区的措施 D.封建时期社会的发展

 

查看答案

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以下史实属于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是

A.平定噶尔丹叛乱 B.设置噶厦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册封达赖喇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