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是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追溯历史渊源,回答以下问题。 ...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是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追溯历史渊源,回答以下问题。

(1)唐朝对外交流路线的特点是什么?唐朝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

(2)唐朝对外交流频繁得益于国力强盛,当时农业生产工具进步的显著表现有哪些?

(3)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什么时候进入鼎盛时期?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战略。

 

(1)海陆并举;玄奘 (2)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 (3)元朝 (4)“一带一路”建设应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解析】 (1)唐朝对外交流海陆并举(范围广),中外贸易繁荣;其主要原因是唐朝政治清明,国力强盛,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实行开放的贸易政策。唐朝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促进了中印之间的友好往来。 (2)唐朝对外交流频繁得益于国力强盛,当时农业生产工具进步的显著表现有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唐朝农民改进了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3)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4)结合材料可知,“一带一路”建设应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1)阅读材料一,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举出唐太宗“赢得了他们的爱戴”的史实。

材料二  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友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2)分析材料二,举出北宋时期“阶段性的和好”、“阶段性的战争”的事例。

材料三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两种方式。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查看答案

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民户繁育……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反映了什么现象?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摘自(南宋)陆游《常州奔牛闸记》

(2)材料二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苏常熟,天下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

材料三  需要特别指出的还有两点:其一,(宋代)这些南迁的北方人口,多是熟练劳动力和文化素质高的世家大族……其二,以“力能远迁的巨族仕家”为主的北方移民,必然携带巨额

资金和动产南下,为南方社会经济输入了大量资金。

——摘自程民生《中国北方经济史》

(3)阅读材料三,指出宋代移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哪些影响?

材料四  国朝(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舶长日大班,次日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

——翦伯赞、郑天挺《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4)依据材料四,指出这一历史时期外贸机构的名称。从材料中分析出当时实行的经济政策是什么?

 

查看答案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政治制度是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1)材料一描述的该朝代的“社会结构”中哪一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朝代的政治结构是什么?

材料二  “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王国事实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政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有所损益”主要是指西汉初年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变化?为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图一体现的是唐朝完善的哪一重大政治制度?图二美国政治制度体现的基本原则是对哪一思想家主张的实践?图一和图二都体现了一种分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从目的角度分析两者有何区别。

材料四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中国论文网

(4)据材料四,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材料五  由于封建社会晚期社会条件的演变,诸种矛盾的发展和激化,明清的政治制度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在前代君主集权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度地提高皇权,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朝廷空前并较为有效地集中统治权力,而且极力排除任何可能侵扰或阻碍行使绝对皇权的因素。

——《中国政治制度史》

(5)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是如何“极力排除任何可能侵扰或妨碍行使绝对皇权的因素”的?在中国极力强化王权的同时,17世纪的西方在政治制度上有何创新?

材料六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6)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B. 东汉医学家华佗被尊称为“医圣”

C.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

D. 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查看答案

“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印刷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的教育的状况……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级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这里,马克思主要强调了印刷术

A.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B.加速了欧洲人文主义的兴起

C.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

D.开启了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