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说:“宋朝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请阅读相关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社会早期的各种文化与娱乐活动,通常主要是特权阶层享受,故而文化娱乐场所并不普遍。入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北宋汴京,人们进行娱乐活动的消遣场所茶坊和酒肆遍布大街小巷。在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早茶肆、夜茶肆亦遍布各个街巷。瓦舍相当普遍、繁盛,成为市民们流连之处。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宋人记载“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货多瓷器,大小相套,无小隙也。”特别是广州、明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各地,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居多,销往埃及和伊朗的数量也很可观。
——据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娱乐生活的特点,并指出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瓷器在宋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史实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4)除了汤恩比,中国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也曾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试归纳这些学者共同心仪宋朝的原因有哪些?
制度创新和完善是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 初试 | 二试 | 三试 |
明经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 答时务策三道 |
进士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 作诗、赋、文各一篇 | 作时务策五道 |
——摘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三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北宋汪洙编的《神童诗》
材料四 以追求人才资质的“择优”与选拔程序的“公平”为目标的科举制,在隋唐时期初步成型,宋代则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并逐渐形成了从破题到结尾的十段文体,使命题、定等“标准化”与“客观化”。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科举制正式确立于哪位皇帝时期?有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科举取士考查士人的哪几方面能力?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哪一科更重要?
(3)根据材料三,说说宋朝在当时形成怎样的社会风气?这是由于宋朝哪一政策造成的?
(4)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宋代形成的“十段文体”的看法。
《金史》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战争场面惨烈
B. 火药已应用于军事战争
C. 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
D. 火药威力巨大
《资治通鉴》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记事翔实可靠,文字简洁生动。下列时期的史实从《资治通鉴》中查不到的是( )
A. 汉代
B. 三国
C. 唐代
D. 北宋
读其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于尘垢之外”。开创豪迈词风,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词人是
A. 辛弃疾
B. 苏轼
C. 李白
D. 李清照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