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英国用三样“武器”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国门,其使用的先后顺序是( )
A.炮舰-鸦片-商品 B.鸦片-商品-炮舰
C.商品-鸦片-炮舰 D.商品-炮舰-鸦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A》阐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资本主义有着难以克服的弊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消灭私有制,推翻现行的社会制度,最终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的社会。《A》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岳麓版九上教材
材料二:200年来,马克思作为革命家和思想家从未离开这个世界,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和远大理想,“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广泛而巨大的影响 ”。
---《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英名和事业永世长存》(《人民日报》2018年5 月2日)
材料三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首歌气势磅礴,旋律激昂,像一只号角,激励着人们为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
-------岳麓版九上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A》是指哪一著作?作者是谁?依据材料一概述《A》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材料一《A》的发表与材料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有何关系?
(3)材料二说“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请举两例说明(中国和世界历史各一例)。
(4)材料三中的“这首歌”是谁作词的?这首歌在当时有何伟大的历史意义
资本主义制度经历了酝酿、产生、扩展的过程,由大西洋逐步扩大到世界范围。
材料一: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14—19世纪上半期西方近代化历程示意图:
(1)材料一图示中图AB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扩张展。俄国、日本都出现了影响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问题,俄国和日本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材料二:19世纪中期,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但落后的农奴制限制了资本主义工业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了农奴制法令,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道路。
---岳麓版九上教材
材料三:……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政治、经济、军事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新全球史》下
请回答:
(2)依据材料二概括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3)材料三中的“变革”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4)俄日改革道路对我们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托波尔斯基说,法国革命没有给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考本说,法国革命没有改变任何东西,它同近代世界没有任何联系。研究17世纪英国革命的修正派史学家,也认为英国革命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齐世荣《略伦英法美三次资产阶级革命》
针对材料中的某一观点,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有关知识予以评析。要求:①观点明确;②史论结合
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世界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改变世界)
材料一
(开启工业之门)
材料二
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经济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
(反思过去岁月)
材料三 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有释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甚至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一种动力机械,它的名称是什么?它的广泛应用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一中图二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它的发明者是谁?在这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把人类带到什么时代?
(3)材料二表明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4)材料三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时要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5)如今,我们仍在享受着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感受着科技神奇而巨大的力量,请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一个实例说明科技的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2018年5月8日,两列智轨列车从神农大剧院站缓缓驶出,全球首条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示范线在我市正式开通试运行。智轨是创新的代表作,是中车科技创新领域继复兴号(注:中国标准动车组)之后的又一张“金名片”,全球首条智轨示范线在株洲的开通,标志着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迈入新时代。(摘编自《株洲日报》2018年5月9日)请问在世界历史上最早发明蒸汽机车(即火车)的是谁?
A.瓦特 B.本茨 C.富尔顿 D.斯蒂芬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