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胡适在《新青年》中指出:“须言之有物”“不墓仿古人”194年前1900年后“不作...

胡适在《新青年》中指出:“须言之有物”“不墓仿古人”194年前1900年后“不作无病之呻吟”,该言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提倡

A.民主 B.新道德 C.新文学 D.科学

 

C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须言之有物…不做无病之呻吟”可知,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所以C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导致下图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B.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

C.增开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D.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

 

查看答案

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所有的改革也与其他部门隔离,以免妨碍旧有法制规章。这说明了当时的这些改革者实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学习西方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B.学习西方枪炮,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改革船坞与兵工厂,壮大实力 D.制造先进武器,在战争中取胜

 

查看答案

下图是太平天国颁发给农民的田凭。图中被圈的字是“自置”“田一十八亩”“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这则材料说明太平天国

A.实现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理想

B.实现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愿望

C.《天朝田亩制度》在实践中难以实施

D.反映了《资政新篇》中土地措施的局限性

 

查看答案

“(1860年)10月9日,我们终于撤离了劫掠现场,身后留下一片废墟和大火,战争中悲惨的一幕无论如何是遮掩不了的……”。材料中的“劫掠现场”是在

A.北京 B.天津 C.南京 D.广州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他评价的这场战争

A.起止时间是1840年至1841年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 D.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