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去代替。以当时其具体情况来说……推行到如何程度,不可详知。但从制度本身来说……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材料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

(1)根据材料一,秦朝“地方政权封建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它的推行有何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这段话是谁说的?这个建议的实行解决了西汉王朝面临的什么严重问题?

(3)材料三反映了这位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什么措施?这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4)根据上述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

 

(1)实行郡县制。皇帝和中央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税等制度推向全国;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和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等等。(答出两点即可) (2)主父偃。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实力过大,严重威胁到中央统治。(3)措施: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影响:儒家学说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4)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秦朝“地方政权封建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郡县制的推行使皇帝和中央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各民族的交融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这是主父偃建议汉武帝实行“推恩”计策;这个建议的实行解决了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实力过大,严重威胁到中央统治。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反映的是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同时兴办太学。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的郡县制推行使皇帝和中央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汉武帝实行“推恩”计策,诸侯国实力,以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加强思想控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宛闻汉之饶财(非常富庶),欲通(交往)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堵塞道路)。今亡(从匈奴逃出来),唯(希望)王使人道(引导)送我。诚得至,反(返)汉,汉之赂遗(送给)王财物不可胜言。”

材料二  “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骞”是谁?他“为汉使月氏”的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中哪些内容反映了这次出使的艰难?我们要学习此人什么精神?

(3)材料三中交通线被称为什么?该商路的长期维持得益于哪一机构对西域的有效管辖?该机构的设置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问题指出,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有何内在联系?

 

查看答案

两汉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让我们一起探究两汉在科技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材料一  关于造纸术的起源,过去多沿用历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蔡伦传》中的说法,认为纸是东汉时期的蔡伦于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发明的。20世纪以来……蔡伦发明纸的说法开始动摇,继而被否定。

材料二  如下图。

(1)材料一中的“蔡伦发明纸的说法开始动摇,继而被否定”的观点正确吗?请举例说明,如今人们提倡使用“再生纸”有何重要意义?   

(2)“医圣祠”是纪念谁的?人们纪念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五禽戏”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位医学家的成就?他还有哪些成就?   

(4)以上材料中的成就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针对以上成就,谈一谈你的感受。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材料二:汉文帝说:“夫农,天下之本也。”汉景帝说:“农业是天下之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材料三:汉初至武帝继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

——《汉书·食货志》译文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期怎样的社会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材料二体现了汉初统治者怎样的统治措施?其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状况?这一时期出现哪一盛世局面?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短短几十年间,西汉社会状况发生这样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学习“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物理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④英语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推行县制 D.奖励军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