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七年级学生针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探究。
(革新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如何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耧车是何时发明的?
(引进优良作物)
材料二 ……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这些作物的引进,对我国的农业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
(2)材料二中新的农作物是通过哪条商路传入内地的?这条路得以开通的条件有哪些?调整统治政策)
材料三 汉高祖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下令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以增加劳动力。鼓励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的减免徭役和兵役。
(3)材料三体现了汉高祖的什么治国政策?这些措施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什么好处?
(活动总结 )
(4)通过以上材料的探究,你认为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社会急剧变化,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史称“诸子百家”。当时各学派针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二 孔子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在“诸子百家”论治国的辩论赛时,说了下列台词,请写出下面这三句台词的代表人物。请你参照这三句台词说说韩非子的治国思想。
A.民贵君轻,仁政于民( ) B.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 C.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
(2)材料二中,孔子“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举措是什么?他的这一举措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说一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带给你的启示。
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门艺术,下列推动书法艺术持久发展的原因有( )
①造纸术的发明是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方便,
②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③《兰亭序集》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
④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在汉朝,南京只不过是一个地处偏远的小县城,而在东晋南朝时,却发展成一个拥有1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这种变化表明( )
A.古代经济重心在南方 B.南京是东晋南朝的政治中心
C.孝文帝改革成效显著 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下列对西晋时期发生的八王之乱的定性最准确的是( )
A.皇帝与宰相的矛盾 B.争夺皇权的斗争
C.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
官渡之战之后,曹操写下千古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诗中的“壮心”指的是( )
A.建立曹魏政权 B.开发江南地区 C.统一全国 D.统一黄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