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回首往事,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的历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的篇章。

材料一  诞生于南湖游船/犹如天际升起的朝阳/历经沧桑的祖国/如同沉睡的雄狮/在您耀眼的光芒下/猛然睁开了双眼。

——选自歌曲《党在我心中》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人民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2)人民军队从弱到强,不断发展,从“南昌”到“井冈山”的革命历程反映出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遵义会议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的标志

(3)遵义会议是中共在哪次重大军事行动过程中召开的?此次军事行动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4)举例说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材料五  1949年4月21日,信号弹划破天空,红旗招展,人民解放军从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渡江作战。顷刻间,国民党苦心经营的千里江防土崩瓦解。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6)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的过程中经历过挫折,出现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你有何认识?

 

(1)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3)长征;会宁会师;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5)解放军占领南京 (6)共产党是一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等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南昌起义”的革命中心在城市,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的开始。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转向农村,开辟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由此可知,人民军队从弱到强,不断发展,从“南昌”到“井冈山”的革命历程反映出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的变化是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途中,1935年在遵义召开了会议。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说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5)根据材料五的“1949年4月21日,信号弹划破天空,红旗招展,人民解放军从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渡江作战。顷刻间,国民党苦心经营的千里江防土崩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6)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的过程中经历过挫折,出现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史的探索,我得出的认识是:共产党是一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5月14日——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世纪时,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自然史》中把中国叫做“丝之国”,古罗马的贵族都以穿着中国丝绸为荣。他还说中国出产的钢很硬,质地很好。17世纪以来,许多欧洲国家的宫廷和王公贵族更是竞相购藏中国的瓷器、漆器和丝绸、刺绣,甚至不惜重金到中国定做,运回国内珍藏起来。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地位如何?

材料二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2)写出唐朝时沿丝绸之路西行去天竺求佛法的人物?

材料三  如下图标志着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从海上交通的角度来看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四  英国想当世界霸主,做的是海洋文章。……在其海洋称霸的3个世纪中,英国获得了遍及全球的海外殖民地,面积比它本土大150倍。这大大扩充了海外贸易,由此也刺激了英国本土的经济发展……引导了英国先于欧洲任何国家的工业革命。……大英帝国崛起了,英国骄傲地称自己是“日不落帝国”。

——摘编自张炜《大国之道·船舰与海权》

(4)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三与材料四所反映的海上活动在目的上有何不同?

材料五  “一带一路”的根本属性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从历史上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过去的交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共融共生的关系。如今,“一带一路”65个国家,人口是44亿,占全世界人口的63%.中国虽然是“一带一路”的倡议国、主导者,但不会以老大自居,而是有事好商量,发展共建,利益共享。让“一带一路”上的国家真正得到好处、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才是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

——中国网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一带一路”适应了当今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民主与法治是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石。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从专制、人治走向民主、法治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中国的法治历程)

材料一:它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之一,是我国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它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

——新浪网

(1)材料一中,“它”这一学派中的集大成者是谁?

材料二:“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柳宗元《封建论》

注:地方官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此即所谓“公天下”

(2)材料二中,柳宗元认为什么制度开了“公天下之端”?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全国有 1.5 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 118 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这次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过程具有怎样的特点。根据材料说明这部宪法的性质。

(西方社会的法治之光)

材料四: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罗马法精神》中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4)在“征服世界的法律”中,哪部法律的制定迈出了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某部法律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它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组织编纂的?

材料五: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 世纪和 18 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当时欧洲所颁布的“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的两个法律文件。

 

查看答案

当今世界,美因“一超”独大,但欧洲则说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日本也时而表现出与美国“貌合神离”,中国等金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日益增强。这一现象表明了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形成 B.两极格局崩溃

C.以美国为主的单极世界形成 D.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查看答案

一位参加某国际会议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这里的新秩序是指(  )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美苏两极格局 D.一超多强

 

查看答案

在俄国进行1861年改革的同时,中国也正开始了洋务运动,发生在东西方的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A.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取得了成功 D.都发展军事工业,创建海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