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太平军进行北伐和西征的最终目的是( ) A.解除天京之围 B.推翻清朝统治 C....

太平军进行北伐和西征的最终目的是(   )

A.解除天京之围 B.推翻清朝统治

C.消灭华尔统领的洋枪队 D.建立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的北伐和西征是在定都天京之后,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B项符合题意;解天京之围不是最终目的;消灭华尔统领的洋枪队是在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活动。建立与清政府对立政权在北伐和西征前。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伦敦的茶商和丝商要求中国开放更多港口城市,降低关税,为此他们不惜推动政府再次发动侵华战争。”材料中的“战争”使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前,英国运到中国的呢绒、布匹滞销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B.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抵抗

C.没有通商口岸,交易不便 D.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

 

查看答案

2013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后被简称为“一带一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丝路发展)

材料一  古代丝绸之路始于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它历史性地创建了一条由东亚至欧洲的陆上交通大动脉,将中国与中亚、西亚直至南欧的广大区域连接在一起。                 

  ——《中国文化传媒网》20148

1)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当时的政府设置了一个什么机构? “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古代中西方的交流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材料二  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摘自《中国历史》六年级下册(鲁教版)

2)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两例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历史事件。你认为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位于中国福建省……市。早在汉朝时已开始海上对外交往,两宋年间,由于游牧民族盘据华北地方导致丝路断流,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更加蓬勃。     

——维基百科

3)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的名称?促使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郑和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4)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郑和下西洋的前提条件?最远到达哪里?

(丝路畅想)

材料五  可以说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它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令我们看到了已经沉睡了500年的欧亚大陆,更重要的是,中国又回到了最显眼的地方。           

    ——中国日报网  2018-05-06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对世界产生了什么重大的影响?

材料六   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6)根据材料六,“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它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查看答案

材料解析  

材料一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二  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颁布或废止法律,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不得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常备军;人民有信教自由……

材料三  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材料四: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

材料五:“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我们”指的是哪个城市国家(即城邦)?其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由此奠定了哪一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

3)材料三是哪次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的主要内容?它所提出的政治主张与当时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有关?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材料出自什么文件?该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

5)材料五中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次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6)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查看答案

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裴钰《改变中国》

1)请分别写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

(革命之路)

材料二 这是一声砸 向旧世界的链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2)“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该事件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材料三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3)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胜利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建设之路)

材料二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资料来源: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4)表中数据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创新之路)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五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

5)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写出材料四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名称。材料五的“伟大创举”是指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