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78年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的三个阶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78年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的三个阶段

阶段

特征

表现

第一阶段(1978—2000年)

让世界进入中国

 

第二阶段(2001—2012年)

中国开始走向世界

 

第三阶段(2013——至今)

中国开始改变世界

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组建亚投行

 

材料三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守和维护世界贸易规则体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一反映的时期到图二所反映的时期,我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2)材料二中,“让世界进入中国”最早是在哪次会议上确定的?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各举一例说明。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因。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

 

(1)重点建设地区从东北地区到东南沿海地区;从重工业为主到重工业、轻工业均衡发展;由 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被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到对外开放,走向世界。 (两条即可)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表现: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等。第二阶段:2001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1 年在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1 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各举一例即可) (3)原因: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 认识: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可以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可知图一反映的时期是“一五计划”时期。图二所反映的时期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结合所学知识,从“一五计划”时期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发生的变化有:重点建设地区从东北地区到东南沿海地区;工业结构从重工业为主到重工业、轻工业均衡发展;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对外关系从被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到对外开放,走向世界。 (2)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中“让世界进入中国”最早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告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依据材料二,第一阶段是1978—2000年,具体表现有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沿海城市;1985年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等。第二阶段是2001—2012年,具体表现有2001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1 年在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1 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各举一例即可) (3)根据材料三“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守和维护世界贸易规则体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可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因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综合以上材料,可从对外开放政策的地位、作用等谈谈你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如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可以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 业所需的科学技术管理的层次和阶段。

材料二   自强运动的领导者没有一个完整的建设计划,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性。当然,国防近代化也是渐进的:第一,需要近代化的军器,所以建军械所。第二,新式军器必须有技术人才去驾驭、所以设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第三,近代化的军队必须有近代化的交通,所以设造船厂、修铁路。第四,新式的国防比旧式的费用要高几倍,所以要办织布局、开煤矿来增加收入。 材料三 当以“求强”为目的并不要求体制变革的“洋务”,发展到“求富”阶段后,通商口岸的勃兴、大机器生产的引进,产生了一批新式工商业者。但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却仍是传统的体系,使民间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的歧视、阻碍。

1)材料一中的“内忧”“外患”,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派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探索?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创立书院。北宋时,以讲学为主的书院日渐增多,书院大多是自筹经费,建造校舍。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自学为主,注重讨论和论辩。书院发展兴盛,成为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形成,人们对知识的兴趣和需 要愈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行会开始反对宗教垄断教育的斗争,纷纷设立学校。大学创建之初,教学内容和课程并不确定,通常由各大学教师自定。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演讲和辩论。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奠定了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

1)综合上述材料,比较中国古代书院和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相同之处。

2)根据所学知识,举一例你知道的西欧早期的大学。为办好我国的大学教育,请提一条合理建议。

 

查看答案

某位同学上网了解某国际组织时,搜到如下关键词“经济联合国”“解决贸易争端”“破除贸易壁垒”“贸易自由化”。他了解的这一国际组织是(    )

A. 联合国 B. 亚太经合组织

C. 欧洲联盟 D. 世界贸易组织

 

查看答案

从1948年到1950年,美国向欧洲16个国家提供了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美国此举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

B. 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

C. 经济上遏制了苏联

D. 美苏“冷战”正式展开

 

查看答案

1944年,斯人林在评价某次军事行动时说“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他所说的“这次行动”是

A. 莫斯科战役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柏林战役 D. 诺曼底战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