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对外政策往往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实践证明,唯有顺应历史潮...

对外政策往往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实践证明,唯有顺应历史潮流,方能发展壮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

材料二:“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空,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三: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走出去。优化对外投资结构。加大西部、内陆和延边开放力度,拓展经济合作新空间。

——李克强总理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1)材料一中“地理大发现”指哪个历史事件?从世界联系的角度来看,它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时期?从材料可得知当时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结果如何?

(3)根据材料三,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有哪些?“一带一路”合作的提出源于中国历史上哪条商道?当时沿着这条通道,从中国出发,最远能到达哪里?

问题四: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实现“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走出去”有何建议?

 

(1)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 (2)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意思相近可得分) (3)经济全球化;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任写2个得分);丝绸之路;大秦(古罗马)或者欧洲 (4)国家应创建一个健康、良性的竞争环境,同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鼓励企业参与竞争。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创新,加强自主研发,让更多的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言之有理得分)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的“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的隔绝状态,使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因此,材料一中“地理大发现”指新航路开辟。从世界联系的角度来看,新航路开辟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使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 (2)依据材料二的“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空,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3)根据材料三的“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走出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世界经济连成一个整体,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980年,我国开放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张骞通西域后,西汉开辟了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合作的提出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最远可以到达欧洲的大秦。 (4)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世界经济连成一个整体,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为了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走出去,建议国家应创建一个健康、良性的竞争环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鼓励企业参与竞争,提高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的核心竞争力。鼓励科技和产品创新,加强自主研发,让更多的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选自《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国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作用。”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16—17世纪,推动英国崛起的文化成就有

材料二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新,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2)根据材料二,指出荷兰、英国和美国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的贡献。这些创新的共同特征、共同作用各是什么?

材料三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历史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

(3)20世纪后期哪个国家的兴衰最能说明“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而且“一意逞雄的国家……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结合该国史实加以说明。

(4)现在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

 

查看答案

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材料二  发生在某国的一次变革

——整理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

材料三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他认为,萧条的根本原因不是供过于求,而是需求不足。国此,他主张,政府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他还建议政府进行公共设施建设以提供就业岗位,并通过税收政策重新分配收入。

——改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四        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自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1)商鞅生活在哪一历史时期?商鞅变法在土地制度上“不法古”的表现是什么?通过变法,当时的相关诸侯国逐步确立了哪种社会制度?

(2)材料二所述变革发生在哪个国家?该变革的名称是什么?这变革使该国的社会性质产生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萧条”指的是哪一历史史实?凯恩斯的思想在哪一事件中得到了提前利用?这一事件对整个资本主义国家而言有何意义?

(4)材料四中划线处应填写的时间是什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做法是什么?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综合上述四则材料,你对变革创新有何认识?

 

查看答案

伏尔泰说:“即使中国的皇帝,也不能向最下等的人说……禁止你思想。”这表明他主张(    )

A.人文主义 B.反抗神权 C.三权分立 D.自由平等

 

查看答案

《中国人与日本人》中写道:“中国人是树立路标的民族,而日本人是循着路标前进的民族”。以下哪一项不是19世纪日本“循着路标”推行的改革举措(   )

A.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 B.引进西方技术

C.发展近代工业 D.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查看答案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    )

A.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B. 对工业的调整

C.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 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