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的改革,中央政府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1...

历史上的改革,中央政府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1年,彼得一世把全国分成50个省,省长由政府直接任命。建立“团区防”制度,使地方处在军队的严格控制之下。1721年,他罢黜了反对改革、干预皇权的大教长,把教会直接置于皇权之下。同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罗斯为帝国,自称“皇帝”。彼得一世颁布了“官秩表”,打破血缘限制,实行论功取仕、量才录用,使一些非贵族出身的人在政府中担任要职。

材料二  1786—1787年的谢斯起义彻底暴露了美国早期国家组织的缺陷:允许各州享有征税、征兵以及发行纸币的权力;国家有事时,中央政府只能请求各州提供军队;中央需钱时,只能向各州摊派,而各州可以拒绝提供款项。即使各州发生内战,中央政府也只能作壁上观。起义迫使统治集团认识到只有改革才能有效应对动乱和危机,这才有了1787年美国宪法的出台。

材料三  幕府被打败后,新政府非常脆弱,它能控制的范围仅包括从德川家继承的土地和没收的土地,这些土地收益只有800万石,而诸藩加起来是其三倍。面对有限的财政收入,改革者认为唯一出路是用中央政府控制的行政层级代替几乎自治的藩国。军人山县有朋认为,明治政府看似没受到暴动的直接威胁,但它需要像其他国家一样拥有强大的军队,去预防国内可能存在的危机。1871年8月29日,明治政府颁布法令,用统一的地方行政单位统治全国,新政府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日本政府。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彼得一世的国家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到哪些方面?它对政府和君主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显示1787年美国宪法的出台目的是什么?改革后的中央政府权力运行原则是什么?

(3)材料三中“唯一出路”是明治维新的哪一政策?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治政府为什么要进行这种变革?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央政府重要性的认识。

 

(1)地方行政管理,宗教权力,君主权力,选官。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君主:巩固了专制统治。 (2)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三权分立。 (3)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政府需增加财政收入;需要发展新的军队,增强军事力量;实现政府对全国的全面掌控。 (4)中央政府是国家最重要的机构,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它的运行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发展,必须保证中央政府的实力和权威。 【解析】 (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彼得一世把全国分成50个省,省长由政府直接任命。建立团区防制度,使地方处在军队的严格控制之下。1721年,他罢黜了反对改革、干预皇权的大教长,把教会直接置于皇权之下。同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罗斯为帝国,自称皇帝。彼得一世颁布了官秩表,打破血缘限制,实行论功取仕、量才录用,使一些非贵族出身的人在政府中担任要职。”可知,彼得一世的国家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到了地方行政管理,宗教权力,君主权力,选官制度等方面的内容。第二问,在对政府的改革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君主的专制统治。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国家有事时,中央政府只能请求各州提供军队;中央需钱时,只能向各州摊派,而各州可以拒绝提供款项。即使各州发生内战,中央政府也只能作壁上观。”可知, 1787年美国宪法的出台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3)第一问,根据材料三的内容“面对有限的财政收入,改革者认为唯一出路是用中央政府控制的行政层级代替几乎自治的藩国。”可知,“唯一出路”指的是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第二问,根据“新政府非常脆弱,它能控制的范围仅包括从德川家继承的土地和没收的土地,这些土地收益只有800万石,而诸藩加起来是其三倍。”“明治政府看似没受到暴动的直接威胁,但它需要像其他国家一样拥有强大的军队,去预防国内可能存在的危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治政府进行这种变革是因为需要发展新的军队,增强军事力量;实现政府对全国的全面掌控。言之有理即可。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央政府是国家最重要的机构,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它的运行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发展,必须保证中央政府的实力和权威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战争是军事力量间的对抗,探究战争的细节,有助于吸取战争的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军在鸦片战争中使用的火器,主要是仿造明代引进的“佛郎机”“鸟铳”“红夷炮”等西方火器样式制作的,射程短,射速慢,且无定期修造、报废、更换的制度。……1825年,歇夫列里已经提出黑色火药的最佳化学反应方程式:2KNO3+3C+S=K2S↓+N2↑+3CO2↑,据此,最佳火药配方的硝硫碳配比应为74.84%、11.84%、11.32%,但关天培的火药配方仍是传统的硝硫碳8:1:1,也无法像英国一样在工厂中生产高纯度硝和硫,使原本就落后的枪、炮实战效能更减。

材料二  邓廷桢认为水师船炮不敌英国的主要原因不是偷工减料,而在于乾隆年间就对船的形制、设施有明确规定。由于没钱制造更大更好的军舰,为保持水师战船对民船的优势,朝廷强制规定民船的大小尺寸,限定民船出海携带的火器、粮食和淡水的数量。根据当时清军的编制,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主要负责缉拿海盗,维护沿海治安。面对这一情况,清朝官员大多主张陆战,在海岸广修炮台防御工事。

材料三  当时清朝有军队约80万,英国远征军最多2万人,英清人数为1:40。但清朝兵力散布全国各处,每遇战事,需要从各驻扎地抽调兵丁。清朝的调兵速度大致为:邻省约30—40天,隔一二省约50天,隔三省约70天,隔四省约90天以上。清军并非全员作战,比如在1841年8月厦门防御战中,4300名驻守当地的福建水师,参战者不足2000人。

——以上材料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1)根据材料一,概括造成清军武器落后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导致清朝海军发展落后的原因是什么?面对海军落后这一事实,清朝采取了怎样的对策应付英军?

(3)材料三显示清朝的实际参战兵力和总兵力相差甚远,主要原因包括哪些?

(4)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当代中国的强军之路需要注意什么?

 

查看答案

尤瓦尔·赫拉利认为,工业革命找到了新的方法进行能量转换,人类对生态的依赖大减,于是自然被人自信地改造。消失的自然导致大多数物种走向灭亡,这场生态危机会危及人本身的生存。以上材料说明

A.生态危机的根源是工业革命 B.环境问题急需得到重视

C.技术进步导致人类过度自信 D.人类应当放弃追求新技术

 

查看答案

英、法、比、卢、荷五国1948年签署的《布鲁塞尔条约》规定:任何一个缔约国在欧洲成为武装攻击目标,其他缔约国应依照联合国宪章第51条的规定,向受攻击的国家提供包括军事在内的援助。该条约反映了

A.欧洲走向联合 B.西欧在维护联合国权威

C.美国和西欧结盟 D.西欧面临严峻的军事威胁

 

查看答案

1941年,日军进攻东南亚,美国对其实行石油禁运,致使日本的石油库存只够支撑一年半。日本认为美国太平洋舰队是其南进最大障碍,于是对珍珠港发动袭击,引发太平洋战争。以上史实表明

A.太平洋战争起因与战略物资相关

B.美国率先挑起对日本的战争

C.珍珠港事件使二战扩展至全世界

D.日本不满足于对中国的占领

 

查看答案

苏联通过推广五年计划,把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提高到1926年的56.6%,1959年达到98.5%;1913—1961年,外科医生增加40万,国民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苏联为公民提供了免费医疗、养老金、产假及带薪休假等福利。以上成就反映出苏联的五年计划

A.使苏联迅速变成工业强国 B.提升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

C.让公民获得更多社会保障 D.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