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制造总局用自炼钢材仿制的毛瑟枪,赶上德国新毛瑟枪的水平,它研制的无烟火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它是官办的,采用的是封建衙门式的管理,用管军队的办法约束工人,工人缺乏生产的积极性,产品质量也得不到保证。他们制造的炮弹铜箍不合格,战时需用锉刀加工,然后才能用。
材料二 上海水泥厂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解放前最高产量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改善了管理制度和劳保条件,工人的积极性明显地发挥出来,还是原有的设备,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的40%。
——均摘编于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工厂是在哪一运动中创办的?当时提出了哪两个口号?
(2)材料二中工厂的生产能力在解放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三大改造中“公私合营”是对哪一行业进行的改造方式?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这次改革中的创举是什么政策?
(3)三大改造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4)两则材料中的工厂前者失败、后者成功,由此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材料二 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1)材料一中,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直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新中国成立后在农业方面的第一次调整是通过什么法律文件实行的?三大改造中对农业改造的形式是什么?
(2)材料二中,深圳、珠海是在哪个省设立的经济特区?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1992年后中国经济迅猛增长,这又归功于中共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决定在经济领域建立什么体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下列关于这个梦想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④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83年3月23日,在“福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的成立大会上,55位厂长、经理提交了一封以《请给我们“松绑”》为题的联名公开信。一周后,《人民日报》对“松绑事件”作出报道,“松绑事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标志性事件。下列对“松绑”理解比较正确的是( )
A. 加强国家对企业的监管 B. 承认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C. 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 D. 放弃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组是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五大”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
为了便于记忆历史知识,我们常用简洁的词语来总结某一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一桥”“二铁”“三藏”“四厂”总结的是我国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
A.1953—1957年
B.1957—1965年
C.1966—1976年
D.1978—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