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各殖民帝国的领导人都表明了加强对殖民地控制的决心。但战争导致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无力继续掌控殖民地,就连帝国内部的民众也在谴责殖民行为,殖民地的主权归属朝着不受殖民帝国掌控的方向发展。材料主要论述了战后殖民地独立的
A.原因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华沙条约》序言称,其出台是由于欧洲局势正在发生变化,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加入北约,加剧了新战争出现的危险。对条约序言的解读,正确的是
A.防范西德是条约主要目的 B.条约要拓展社会主义势力
C.防范西德是苏联扩张势力的最好理由 D.条约服务于苏联争霸行为
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连续判定罗斯福新政多项法令违宪。比如针对铁路职工的退休法,法院认为,政府强迫铁路公司对其雇员支付养老金,是不经法律程序剥夺了公司财产。罗斯福新政的困境说明
A.只有通过违宪方式才能推行新政
B.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不符合宪法
C.法西斯势力在美国有抬头的迹象
D.政府干预经济手段在美国没达成一致
1920年,苏俄的公共配置从经济领域退却时,与之相关的制度调整引发了相当多官员的争论和抵制。列宁对这些人的幼稚表示愤怒,他认为如果不实行新经济政策,就必然要和农民决裂。材料表明
A.苏俄的社会主义探索充满挑战
B.相当多的官员主动选择站在农民的对立面
C.新经济政策得到苏俄各阶级的一致认可
D.新经济政策意味着苏维埃政府完全放任经济发展
各国对参加一战的理由表述不一,奥匈帝国要为皇储复仇,德国坚称进行的是防御战,俄国要为斯拉夫民族不受日耳曼人奴役而斗争,英国是不能容忍强国不顾国际信义蹂躏弱小国家,法国则将参战高度升华为拯救文明和自由。对各国参战理由的评价,合理的是
A.各国参战理由令人信服 B.只有奥匈帝国具备了正义性
C.说辞掩盖不了帝国主义扩张野心 D.各国忽视了参战的经济诉求
“刺激—反应”模式常用于分析国家遭遇外来文明时的改变。下列选项中属于19世纪日本面对西方列强刺激的反应是
A.全面学习西方 B.实行幕府统治 C.建立天皇制度 D.占领中国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