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李鸿章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是( )
A. 江南制造总局 B. 福州船政局
C. 轮船招商局 D. 湖北织布局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来封建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里的“正确革命道路”指( )
A.城市暴动,武装夺取大城市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以改革、改良反帝反封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下列因西安事变促成的“变化”是( )
A.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 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由抗日反蒋变为一致抗日
C. 张学良、杨虎城停止进攻红军,逼蒋抗日
D. 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德国闪击波兰 D. 日本偷袭珍珠港
理解美国对华政策的变与不变,才能看破中美关系的迷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轮船开启了中美贸易,它提交国会的航行报告称,同中国开展“平等互利”的贸易,比英国的“凌驾于人”式贸易更有前途。在之后的50年中,美国对华贸易额增长了6倍。但情况很快出现变化,其他国家在中国的行为刺激了美国商人的欲望,他们不再满足于合法贸易。美国商人开始对美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政府采取追随英国的政策。1842年,美国政府派出舰队抵达广州,向广州当局提出,美国商人应当享有“同其他国家商人一样的最惠国待遇”。
——摘编自李庆余《美国外交史》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美国强烈反对瓜分,国务卿海·约翰向各国发出照会称:“美国的政策是,使中国获得永久安全与和平,保全中国的领土和行政完整。”期间美国利用列强矛盾不断实践这一门户开放照会,甚至与俄国、日本发生激烈对抗。列强在各自控制地区内实行歧视贸易,照会还提出:“保护全世界在中华帝国境内平等与公正的贸易。”海·约翰希望能“为世界商业保留一个公开市场”。
材料三 20世纪初门户开放政策提出时,美国着眼于对华商业扩张。一战后美国谋求建立国际新秩序,对华门户开放已成为保持远东稳定的工具。尽管存在外国对中国的侵略,只要局势没有严重损害集体安全体系,美国决不会干涉,正如柯立芝总统所说:“美国决不会为中国而战”。
(1)材料一反映美国早期对华贸易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美国政策此时发生变化所依据的国际形势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美国“谋求建立国际新秩序”指什么?指出美国此时的门户开放定位变化。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美国对华政策的变与不变。
曼彻斯特是座充满争议的城市,它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英国工业史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曼彻斯特以其独特的“城市景观”让源源不断前来参观的人惊叹不已,18世纪80年代初,绿树成荫的曼彻斯特城只有一根烟囱孤零零地矗立,到了19世纪40年代,这座城市的烟囱已经达到500多根,1898年增至1200根左右。烟雾被视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业副产品——“值得称道的制造行为必然的、无害的伴随品”。工厂主们完全没有因排放烟雾而抱有歉意,他们把冒烟的烟囱当作反映经济成功和社会进步与否的“晴雨表”,对烟囱抱有极大的好感。
材料二 19世纪曼彻斯特家庭生活热衷于煤烟不断,这能让路人看到家境的殷实。无烟焦炭虽然价格比较便宜,但在壁炉里烧不出好火头,并不受欢迎,被看作是一种“穷人家用的燃料”。但是,中产阶级职业精英并未把烟尘等同于繁荣和进步,而是把含硫黑烟视为浪费和低效的表现。有煤烟意味着在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上的失败,他们对这种浪费行为进行了强烈谴责。
材料三 根据阿瑟·兰瑟姆1882年的统计,在之前的10年里,曼彻斯特和索尔福德约有34000人死于肺病。在19世纪的最后25年里,烟尘明显引发曼彻斯特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担忧,终于扩散到了医学界以外,引起了公众的关注。记者安格斯·瑞阿奇却写道:“通过熄灭高炉净化曼彻斯特的空气,简直就是在砸市民的饭碗。不是可恨的机器必须继续运转,就是成千上万的市民必须忍饥挨饿。”烟雾的危害即便广为人知,但19世纪的曼彻斯特并没有发生过一次广受欢迎的反烟雾群众运动。
——以上材料摘编自(美)E.梅勒尼·迪普伊《烟尘与镜子》
(1)根据材料一指出,曼彻斯特存在大量烟囱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工厂主们为什么会对烟囱抱有好感?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曼彻斯特的普通民众、中产阶级职业精英对煤烟的认识一致吗?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末期公众对烟雾的认识有什么新变化?人们在健康和烟囱之间选择了哪一边?为什么?
(4)以上材料反映了早期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结合材料,从历史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