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纲领阐发为...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纲领阐发为“民族主义”。这一思想(   )

A. 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B. 与维新派的政治目标一-致

C. 延续了民主共和国的精神    D. 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05年中国同盟会创立了机关刊物《民报》。将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阐发为“民族主义”。它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奋斗目标,大大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肩负的革命任务反封建反帝国主义侵略,A项不合题意;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在中国维新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B项不合题意;1911年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国深入人心。故延续了民主共和国的精神应在辛亥革命之后。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72年,李鸿章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是(   )

A. 江南制造总局    B. 福州船政局

C. 轮船招商局    D. 湖北织布局

 

查看答案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来封建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里的“正确革命道路”指(   )

A.城市暴动,武装夺取大城市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以改革、改良反帝反封

 

查看答案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下列因西安事变促成的“变化”是(    )

A.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 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由抗日反蒋变为一致抗日

C. 张学良、杨虎城停止进攻红军,逼蒋抗日

D. 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查看答案

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德国闪击波兰 D. 日本偷袭珍珠港

 

查看答案

理解美国对华政策的变与不变,才能看破中美关系的迷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轮船开启了中美贸易,它提交国会的航行报告称,同中国开展“平等互利”的贸易,比英国的“凌驾于人”式贸易更有前途。在之后的50年中,美国对华贸易额增长了6倍。但情况很快出现变化,其他国家在中国的行为刺激了美国商人的欲望,他们不再满足于合法贸易。美国商人开始对美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政府采取追随英国的政策。1842年,美国政府派出舰队抵达广州,向广州当局提出,美国商人应当享有“同其他国家商人一样的最惠国待遇”。

——摘编自李庆余《美国外交史》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美国强烈反对瓜分,国务卿海·约翰向各国发出照会称:“美国的政策是,使中国获得永久安全与和平,保全中国的领土和行政完整。”期间美国利用列强矛盾不断实践这一门户开放照会,甚至与俄国、日本发生激烈对抗。列强在各自控制地区内实行歧视贸易,照会还提出:“保护全世界在中华帝国境内平等与公正的贸易。”海·约翰希望能“为世界商业保留一个公开市场”。

材料三  20世纪初门户开放政策提出时,美国着眼于对华商业扩张。一战后美国谋求建立国际新秩序,对华门户开放已成为保持远东稳定的工具。尽管存在外国对中国的侵略,只要局势没有严重损害集体安全体系,美国决不会干涉,正如柯立芝总统所说:“美国决不会为中国而战”。

(1)材料一反映美国早期对华贸易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美国政策此时发生变化所依据的国际形势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美国“谋求建立国际新秩序”指什么?指出美国此时的门户开放定位变化。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美国对华政策的变与不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