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历史地图显示了历史的空间格局。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历史地图中的中国与世...

历史地图显示了历史的空间格局。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历史地图中的中国与世界”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时空观念)

(1)图一中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是“     ”政策。根据图二回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2)图三中的“一带一路”指的是          

(历史阐述)

(3)同学们通过分别探究图一、图二和图三中的“世界形势和中国局面”,分别得出“侵略与瓜分”、“衰败到振兴”、“改革中崛起”的结论。请结合上述图片和所学历史知识简要说明。

“侵略与瓜分”:     

“衰败到振兴”:     

“改革中崛起”:     

(情感价值)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共同发展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符合各国人民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同舟共济,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

(4)通过本次活动,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1)门户开放;九一八事变。 (2)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3))“侵略与瓜分”: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纷纷在中国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的提出门户开放政策。门户开放政策被其他列强所接受,形成了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所以得到结论是“侵略与瓜分”。 “衰败到振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改革中崛起”:作为古丝绸之路的现代复兴,它继承和弘扬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它是中国全方位开放的结果,是包容性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标志着中国从参与全球化到塑造全球化的态势转变。中国在改革中崛起。 (4)国家与国家之间坚持对话协商,坚持合作共赢,坚持交流互鉴,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要互相尊重,互不侵犯,和平共处,共建美好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析】 (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时局图中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是“门户开放”政策。19世纪末,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美国当时正忙于美西战争,无暇东顾,战争结束后,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根据图二“中国抗日战争形势(194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2)根据图片“一带一路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三中的“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作为古丝绸之路的现代复兴,它继承和弘扬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它是中国全方位开放的结果,是包容性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标志着中国从参与全球化到塑造全球化的态势转变。 (3)“侵略与瓜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纷纷在中国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的提出门户开放政策。门户开放政策被其他列强所接受,形成了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所以得到结论是“侵略与瓜分”。 “衰败到振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改革中崛起”:作为古丝绸之路的现代复兴,它继承和弘扬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它是中国全方位开放的结果,是包容性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标志着中国从参与全球化到塑造全球化的态势转变。中国在改革中崛起。 (4)认识类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国家与国家之间坚持对话协商,坚持合作共赢,坚持交流互鉴,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要互相尊重,互不侵犯,和平共处,共建美好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人类文明色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第十一章)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第十三章)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第十一章)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第六章)

(1)材料一中体现的孔子核心思想是什么?谈谈该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体现。

材料二  中国在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截至2018年7月2日中国有世界遗产53处。下列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部分)。

 

 

史料图片

 

 

 

 

 

 

名称

A

四川青城山

B

列入名录时间

1987年12月

2000年11月

2001年12月

 

 

(2)“A”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B”是山西大同        ,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3)你认为四川青城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理由是什么?

材料三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和巨大的社会压力,使得亚健康人群数量逐步上升。因此,现代医学从“重治疗”向“重预防保健”发展成为全球趋势。该趋势为中医药现代化、中华优秀养生文化以及中医“治未病”理论推广提供了国际化的发展平台。

——摘自《中医药在世界各国市场中的发展现状》

(4)提出“治未病”理论的是谁?分析这一理论被推广的原因。

(5)综上所述,你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子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一中“度除农奴制的‘法令””解决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哪些问题?

材料二  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表

 

 

项目年份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

(2)概括1921一1925年苏俄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斯大林时期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大国,……一个制度化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成了。……苏联经济也一直以比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布热津斯基《大失败》

材料四  斯大林模式的根本问题之一就是置广大人民的实际利益于不顾,甚至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的根本刺益,这主要是因为斯大林模式导致了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调。

——郑易平、龚成的《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再思考》

(3)三、四两则材料,你同意谁的观点?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内迁各族领袖,大多仰慕中原文化,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也影响了汉族。

(2)聂耳在延安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

(3)2008年,“神舟七号”升入太空,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4)印度民族大起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查看答案

14世纪以后,西欧一些商人将在乡村市场收购单个农民出售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法国南部朗格多克的粮食被运到意大利的一些城市,欧洲的呢绒、皮毛等也远销东方。这反映了西欧

A.远程贸易的发展 B.城市的发展 C.手工工场的发展 D.庄园的发展

 

查看答案

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