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儒,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
1838年,道光皇帝派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钦差大臣软硬兼施,追使外国上缴鸦片237万斤,并于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大快人心。这位钦差大臣是( )
A. 林则徐 B. 邓世昌 C. 左宗棠 D. 关天培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决策,让数亿农民成功解决了温饱;让座座城市神话般崛起;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走向富裕的“伟大决策”是什么?“让数亿农民成功解决了温饱”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闻,说来说去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一一邓小平南方视察讲话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邓小平南方视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用一句话概括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材料三:2017年10月18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同志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改编自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十九大报告中阐述的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材料四: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强国梦”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1979年元旦社论
(1)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3)据材料三,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几十个春秋,回首几十年来共和国不平凡复兴之路,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1)我国制定的哪一计划改变了材料一落后现象?这一计划的实施有何意义?
材料二:见图一至图三
(2)材料二中的三张图片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此后,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材料三:见图四
(3)图片反映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这两次运动使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对此,国家制定了哪一方针调整国民经济?
(4)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