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在208年所写的《龟虽寿》中的诗句。下列对诗中的“壮心”的分析,最恰当的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获得政治主动
B.消灭关中的割据势力,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C.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D.打败南方的孙权、刘备,统一全国
“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核桃、葡萄、石榴、乐器、歌舞等传到中原。”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A.汉朝的生产技术水平要高于西域
B.丝绸之路是在张骞通西域后开通的
C.西域已经正式归属于汉朝管理
D.阿拉伯人起了很重要的桥梁作用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的一次大碰撞,也是中国少见的思想繁荣时期。下列战国时期思想家的思想,最受君主们支持的是
A.孟子——主张“仁政” B.韩非子——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C.庄子——顺应自然 D.墨子——“兼爱”“非攻”
“现代考古在战国时期的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镢、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
A.生铁铸造由秦、魏两国垄断经营 B.铁制农具在战国已经比较成熟
C.铁制农具在战国是陪葬必需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据《史记》记载,周公灭掉了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分封你。”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于是成王就把唐地封给了叔虞。此则故事反映出西周时期
A.诸侯之间经常爆发争霸兼并战争
B.叔虞要向成王进献贡物、服从调兵
C.分封诸侯须用桐叶作为象征信物
D.天子分封诸侯是整个诸侯国授予的
阅读材料。
(1)史料是提升史学素养的重要载体。用史料证明史实的客观性是其任务之一。概括下列史料的主要内容,这段史料是证明哪一史实客观性的证据之一?
(2)体验是提升史学素养的重要方法。概括下列史料中罗斯福倡导的精神内涵,指出当时美国人“恐惧”的主要原因,写出此后罗斯福采取的主要措施。
(3)客观准确地描述史事是史学素养提升的主要标志。写出你心目中的“杜鲁门主义”(要求:须有时间(年代)地点(国家)主要内容与自己心得等)。
(4)据下列文字和图片材料,指出日本与印度对待欧洲文明的不同态度和共同目的,分析导致两国相同目的的主要原因。
历史解释须揭示历史事件间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