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
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
A.开国大典 B.加入WTO C.澳门回归 D.土地改革的完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A.制定并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举行开国大典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
材料一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
材料二 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后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停战,约为兄弟之国。
材料三 蒙古族入主中原,更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民族融合的新高潮。进入中原地区的契丹人、女真人被汉族同化,称为“汉人”;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长期同汉族、蒙古族、畏兀儿等族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
请回答:
(1)中华统一多民族的形成与巩固过程中,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请你写出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王朝名称及民族。
(2)材料二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形成的新的民族是什么?
(4)元朝时为加强统治,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此外还设立过什么机构来管理西藏的?
(5)分析统一国家的形成与民族融合的关系,谈谈你的感受。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材料一:
材料二: 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
材料三: 见下图
材料四: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唐朝农耕技术图一、图二对应的上具名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流行的哪一个谚语说明在宋代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已成为重要粮仓?
(3)材料三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哪个时期?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概括出影响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至少说出两条)
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沈括在《梦溪笔谈》这样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反映的我国古代哪一发明?
A. 造纸术
B. 雕版印刷术
C. 活字印刷术
D. 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