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人们爱用“最美”这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人支的英雄人物,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人物是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杨靖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去不复返了。”对这一论述最有力的证明是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949年,毛泽东和周恩来致信宋庆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在信中所说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并成为新政府的施政方针的重要文献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1)一些外国研究者看来,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历史上最具有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选拔制度,不但对中国的统一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对亚洲乃至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这里的科举制度诞生于哪个朝代?
(2)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元朝在地方上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探究二)科技篇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3)材料中的“文学方面”指的是什么?这“三种东西”再加上哪一发明合称为“四大发明”?
(探究三)文学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A.
B.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说”A”和”B”所代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什么?
(探究四)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并联系实际,说说中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材料二:历史图片
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的南北起点的名称各是什么?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说出这种工具的名称。
(4)材料二中图三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的名称是什么?说出其出现的时间、地点。
(5)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下列材料,探究大唐的历史。
(贞观之治)
材料一 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摘编自《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
(盛世景象)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留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忆昔》
(2)材料二是对我国历史上哪个盛世的描述? 杜甫的诗被后人称誉为什么?
(民族和睦)
材料三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3)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唐蕃和亲有何历史影响?
(唐诗盛行)
材料四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改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4)根据材料四,分别概括唐诗的特点。享有“诗仙”美誉的是哪位诗人?
(学史明志)
(5)综上所述,你认为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