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某中学策划了“峥嵘七十载,与国同梦”演讲赛。此活动主要是纪念
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新中国的成立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牵制与制约,故“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如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几无任官和诠调权;在财政方面,行省只是充当了朝廷集中财赋的工具,行省还有义务遵照朝廷的命令,额外提供钱谷,以弥补中央财赋支出的不足;在军事方面,行省不能独立行使军权,军权掌握在中央的枢密院;在司法方面,朝廷也对行省制定了严格的规则典制,不能逾越。
材料二: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本地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这种划分行政区域的方法自然就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请回答:
(1)材料一叙述了行省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叙述?
(2)材料二中叙述“行省划分”的目的和基本方法是什么?这样划分有何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楚趟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民户繁育……地广野风,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史》
材料三:西汉、唐代和北宋南北方人口数量统计表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材料四:“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集》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南方经济的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2)依据材料三,总结西汉到北宋全国人口变化的总趋势。而这一时期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趋势如何,是何因素导致的?
(3)根据四则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并简要分析发生上述变化的社会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基本上会出现混乱局面,各民族在混乱中相互融合;2.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于是各民族政权之间呈现并立之势,形成割据局面,在割据中有交往,有统一的愿望、因素和趋势;3.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势,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呈现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材料二:
(1)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说材料一中提到的三种民族关系发展模式分别对应的历史时期。
(2)材料一、二反映的促进民族交融的因素有哪些?(填序号)
①世袭制的推行 ②各民族间的长期交往 ③统治阶级的民族政策 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⑤设立管理机构 ⑥海外贸易频繁 ⑦民族政权间的战争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历史纪年表(隋朝至清朝)
(1)据材料,概括隋朝至清朝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
(2)运用材料中的历史纪年表,写出北宋的起止时间。
(3)该历史纪年表的设计突出了历史学科的什么特点?这种设计思路对你学习历史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