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2%,...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由此判断,题干材料与土地改革有关。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说明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故A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土地改革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的理解错误,因为土地改革后还是农村土地私有制。故B符合题意;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说明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C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说明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故D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A. 创建新中国

B. 实现祖国统一

C. 进行土地改革

D. 恢复国民经济

 

查看答案

    材料一:这一次土地改革运动,是在人民革命战争已经取得全国胜利,统一的人民政权已经建立的条件下进行的。党面临的最大课题已不是如何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而是如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归根到底,是为了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也在于此。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总产值统计表(单位:亿元)

时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摘自《中国统计年鉴(1983)》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几个月里,地方和中央政府经过讨论决定采纳“责任制”或“包产到户”。在这个制度下,土地仍然是公有的,但每个农户得到一块田地用于耕种,并与公社的生产队或经济合作社签订一份合同,合同上写明耕种庄稼的产量和上缴给生产队或者合作社以支付土地使用费用的产量指标。

政府也鼓励农村劳动者进行庄稼,牲畜、家禽或其他各种副业的专业化生产“专业户”逐渐出现了,他们并不耕种田地,而是完全从事非庄稼生产。

1987年,稻麦产量比公社制度时期的产量增长了50%,更重要的是,农民现在每年平均在庄稼上只花60天时间,而在农业合作化时期,他们一年要在田里劳动250天到300天,空余的时间花到了旨在盈利的副业上。现金收入翻了两番,参与改革的农户盖起了新的砖房,购置了新的电视和家具,穿上了色彩更鲜艳的新衣服,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次土地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什么?请写出这次运动的起止时间。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52一1956年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3)根据材料三,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出现了哪些变化?

(4)根据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农业发展的认识。

 

查看答案

    材料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代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具体体现在:覆盖的人群,地城、领域都是全面的,是没有“掉队者”的小康;坚持系统思维,充分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改革的关联性、耦合性,进行统筹配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治标和治本统筹兼顾、自律和他律双管齐下,提出一系列严格管理干部、完善制度法规的全方位、高标准管党治党举措。

材料三: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中国十九大报告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习近平在哪一年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该布局有何深远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我党提出了怎样的新发展理念?最早是在哪个会议上提出?

(4)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打算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什么努力?

 

查看答案

    材料一: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终干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但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新中国的建立显然与美国政府的意愿背道而驰,美国为了实施其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从极端的反共意识出发,采取了敌视新中国的倒行逆施。适得其反的举措,造成了美中多年的冷战局面。

——摘编自李洪河、孙长忠《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

材料二: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摘自《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三:

(图二: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挑起中美“贸易战”,中国随即坚决回击,一时间双方贸易领域出现剑拔弩张的局势。)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举措”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美联合公报》签署时我国的最高领导人是谁?该公报的签署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当前中美关系呈现的特征。面对美国的贸易威胁,你认为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

 

查看答案

    材料一: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材料三: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两岸同胞要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认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目前中国对“台海”局势的掌控与之前相比有何变化?试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