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不仅在国际舞台上对中国施加政治压力,而且施加经济压力。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管制。...由于美国严格管制对华贸易,中国从美国的进口额大幅度下降。1948年为2.73亿美元,1949年为0.826亿美元,1950年1至8月为0.33亿美元。
——熊志勇《中美关系60年》
材料二:当电子计票牌上出现表决结果,表明美国的建议被击败时,大厅里立刻沸腾起……对中国友好的各国代表高声欢笑,歌唱,欢呼,还有一些人跳起舞来。第二天,外交部代理部长姬鹏飞收到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的电文,告知二十五日联大通过的决议。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语态变化对比统计
报道语态 | 1960年1月至3月 | 1975年1月至3月 | 1985年1月至3月 |
积极报道 | 0(0%) | 2(2%) | 51(14%) |
消极报道 | 323(95%) | 81(87%) | 88(24%) |
中性报道 | 16(5%) | 10(11%) | 224(62%) |
材料四: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不仅挑起中美经贸摩擦,而且在外交、科技、军事、涉台等诸多领域小动作不断。一些身居要职的美国政客,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将中国视为“最危险的敌人”,扬言美中之间是“文明之间的冲突”,甚至叫嚣要把中国“打回到第三世界”……这些敌意浓浓的言行,为中美经贸谈判及两国关系蒙上阴影。
——《人民日报》(2019年05月21日03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对待新中国的态度。美国采取该种态度的原因是什么?为了打开外交局面,新中国做出了哪些努力?
(2)材料二中描述的事件,发生于哪一年?“通过的决议”指的是什么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事件之后,为改善对华关系,美国采取了什么重大行动?
(3)根据材料三分析,1960年至1985年间,《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有何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表明,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华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中美关系变化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四九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并不只是一个政权代替了另一个政权、一种政治力量代替了另一种政治力量。它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3卷)
材料二:它的意义远不限于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徘徊,而且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局面,使它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的起点。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4卷)
材料三: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从一位重要国际事务中的旁观者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全球经济领导力需要进行建设性的调整,中国应该被包括在其中。...中国正在对美国主导的政治体系发起挑战,也在颠覆战后美国霸权建立起来的一些关键的基本规则。
——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
(1)材料一中,在中国发生的“社会大变革”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次变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另一种政治力量”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四人帮”是哪一时期的产物?“它”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次重大历史性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会议后,中国发生了哪些“历史性巨变”?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21世纪以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有何变化?有何具体表现?请写出两点。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1949年以来中国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流行语具有时代特征。以下流行语,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A.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学雷锋 B. 中苏交恶乒乓外交买股票
C. 超英赶美力争上游放卫星 D. 刷脸支付大国担当中国梦
一定时期的服饰,折射该时期的社会状况。下列各项中,服饰现象与推断出的结论没有必然联系的是
选项 | 现象 | 结论 |
A | 50年代,流行苏式服装一列宁装、“布拉吉”(带有俄国风情的连衣裙) | 中苏关系友好
|
B | 60年代,衣着朴素,凭布票购买衣料
| 经济相对落后,物资比较匮乏
|
C | “远看一大堆,近看蓝绿灰” | 在“越朴素越革命”的思想影响下,人们不敢穿颜色鲜艳的新衣服 |
D | 改革开放后,着装五彩缤纷、款式多样时尚 | 开创了外交新局面 |
A. A B. B C. C D. D
“打赢蓝天保卫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口号体现的发展理念是
A.绿色
B.协调
C.共享
D.创新
整理知识结构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析】
A. 新民主主义革命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