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摘自部编版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摘自《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当时经济建设“急于求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材料二中,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谁?

(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材料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论证充分。

 

(1)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毛泽东和邓小平。 (2)示例: 论题:经济建设要符合客观规律。 论证:建国初期,新中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三大改造,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1:新中国实行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协调发展农业、轻工业,推动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或2: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大解放。或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导致我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或1:新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推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严重压抑了人民生产积极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活力;或2:明清以来,中国长期实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固守小农经济模式,脱离全球化经济发展潮流,导致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或3: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最终无法实行,加速了太平天国的败亡。) 结论:经济建设要有正确的经济理论、经济制度做保障,要遵循基本的经济发展规律,生产关系要符合生产力实际发展水平,不能盲目冒进。 其它论题举例: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崛起的关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经济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历程、改革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正确的决策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等。 【解析】 (1)本题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一些,并于1958年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本题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2)根据材料要求,本题需要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然后进行论述。论述时要注意需要拟定一个论题,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例如:经济建设要符合客观规律、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不仅在国际舞台上对中国施加政治压力,而且施加经济压力。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管制。...由于美国严格管制对华贸易,中国从美国的进口额大幅度下降。1948年为2.73亿美元,1949年为0.826亿美元,1950年1至8月为0.33亿美元。

——熊志勇《中美关系60年》

材料二:当电子计票牌上出现表决结果,表明美国的建议被击败时,大厅里立刻沸腾起……对中国友好的各国代表高声欢笑,歌唱,欢呼,还有一些人跳起舞来。第二天,外交部代理部长姬鹏飞收到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的电文,告知二十五日联大通过的决议。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语态变化对比统计

报道语态

1960年1月至3月

1975年1月至3月

1985年1月至3月

积极报道

0(0%)

2(2%)

51(14%)

消极报道

323(95%)

81(87%)

88(24%)

中性报道

16(5%)

10(11%)

224(62%)

 

材料四: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不仅挑起中美经贸摩擦,而且在外交、科技、军事、涉台等诸多领域小动作不断。一些身居要职的美国政客,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将中国视为“最危险的敌人”,扬言美中之间是“文明之间的冲突”,甚至叫嚣要把中国“打回到第三世界”……这些敌意浓浓的言行,为中美经贸谈判及两国关系蒙上阴影。

——《人民日报》(2019年05月21日03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对待新中国的态度。美国采取该种态度的原因是什么?为了打开外交局面,新中国做出了哪些努力?

(2)材料二中描述的事件,发生于哪一年?“通过的决议”指的是什么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事件之后,为改善对华关系,美国采取了什么重大行动?

 

(3)根据材料三分析,1960年至1985年间,《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有何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表明,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华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中美关系变化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四九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并不只是一个政权代替了另一个政权、一种政治力量代替了另一种政治力量。它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3卷)

材料二:它的意义远不限于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徘徊,而且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局面,使它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的起点。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4卷)

材料三: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从一位重要国际事务中的旁观者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全球经济领导力需要进行建设性的调整,中国应该被包括在其中。...中国正在对美国主导的政治体系发起挑战,也在颠覆战后美国霸权建立起来的一些关键的基本规则。

——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

(1)材料一中,在中国发生的“社会大变革”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次变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另一种政治力量”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四人帮”是哪一时期的产物?“它”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次重大历史性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会议后,中国发生了哪些“历史性巨变”?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21世纪以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有何变化?有何具体表现?请写出两点。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1949年以来中国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流行语具有时代特征。以下流行语,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A.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学雷锋 B. 中苏交恶乒乓外交买股票

C. 超英赶美力争上游放卫星 D. 刷脸支付大国担当中国梦

 

查看答案

一定时期的服饰,折射该时期的社会状况。下列各项中,服饰现象与推断出的结论没有必然联系的是

选项

现象

结论

A

50年代,流行苏式服装一列宁装、“布拉吉”(带有俄国风情的连衣裙)

中苏关系友好

 

B

60年代,衣着朴素,凭布票购买衣料

 

经济相对落后,物资比较匮乏

 

C

“远看一大堆,近看蓝绿灰”

在“越朴素越革命”的思想影响下,人们不敢穿颜色鲜艳的新衣服

D

改革开放后,着装五彩缤纷、款式多样时尚

开创了外交新局面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打赢蓝天保卫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口号体现的发展理念是

A.绿色

B.协调

C.共享

D.创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