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读经学史)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1)这种“家天下”的局面是从谁开始?“传子”说明夏朝实现权力更替的制度是什么?
(考古研史)
他在殷都“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施用酷刑”,和后妃大臣嬉戏游乐。在殷都附近建造巨大的粮仓和高大的鹿台,用来堆积从全国掠夺来的粮食和财宝。
(2)上述材料中“他”指的是谁?武王要讨伐他的决胜之战是什么战役?
(今人议史)
(3)请你简要分析一下,夏、商这两个王朝的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德之人,讲信修睦,传位依次,此禅让也”。
——《礼记》
材料三
请回答:
(1)传说中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的两个人物是谁?
(2)材料二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原始社会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3)材料三纪念的是谁?传说他有哪些重要贡献?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图一是哪一处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这种房屋被称为什么样式?图二又是哪一处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这种房屋被称为什么样式?这两种房屋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假如你有幸到图一这个原始部落去作客,请你设想一下主人会用什么饭菜招待你?
(3)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一下人类从居住洞穴到盖房定居说明了什么问题?
从夏、商两朝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统治者应该
A.重视教育 B.勤政爱民 C.发展经济 D.增强国力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
A.周朝实行分封制
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
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夏、商、周朝代更迭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部分应填
A.盘庚迁殷 B.西周灭亡 C.武王伐纣 D.平王东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