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计划”期间,知识分子、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工作者,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大显身手。大批高等学校和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无条件服从国家统一分配,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青春。可见“一五计划”能顺利完成是由于
A.苏联的援助 B.良好的工业基础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人民群众齐心协力
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说明
A.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C.新中国成立使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
D.改革开放使农村经济日渐活跃
1950年6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改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公斤。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 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B. 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C. 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D. 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人民日报》在某篇文章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斗
A. 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 保证了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
C. 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 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C.规定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