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并非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期望、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这种观点的是
A.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B.生产承包责任制萌发
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
某网站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足迹”专栏的解说词: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每一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以回顾历史,启示后人。其中,“1978年的足迹”的解说词应当是
A. 举国欢庆,翻身作主
B. 黑白颠倒,是非不分
C. 拨乱反正,风清气正
D. 十年动乱,经济停滞
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表示了西方社会对香港回归后前最的担忧。2007年7月又发表了一篇《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重新评价了香港。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
A. 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发展 B. “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C. 中西方价值观念的趋同 D.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影响
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访华时表示,美国“不能在预期和平演变以外的前途的情况下抛弃台湾”。邓小平指出:美国必须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用何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为此直到1979年中美才正式建交。这说明
A. 中美建交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台湾问题
B. 美国已经断绝一切和台湾的联系
C. 中国坚持在国家利益基础上的独立自主外交
D. 中美关系的发展始终摩擦不断
下图所示漫画反映的历史是
①“乒乓外交”
②蒋介石阻止了中美交往
③中美关系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交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以后,中美关系得到改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的改善。中国领导人出国访问,看到国外的世界跟我们原来想的是不一样的,眼界一下子就开阔了。中国与世界接轨后,引起了国人对国内改革的思考。这对后来中国进行的改革开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 B.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
C.中美关系改善的进程 D.中美关系改善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