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一五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在工业发展中,中央还提出了“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和不新建”的方针,对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比重不断上升;在引进苏联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对自己的科研体系和技术人才的培养。
——摘编自郑有贵《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一五计划”是我们党编制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7月才结束,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1954年10月才全部确定,这些因素使计划编制受到很大制约,且中国共产党首次编制中长期建设规划,没有经验,材料缺乏,国家大,情况复杂,又处于新旧社会变迁、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我国“一五计划”编制过程长的原因。
探究问题。
材料一 1979年4月,邓小平与广东商讨开放事宜,提出在深圳建立一个新的开放区域,全力引进外来资本,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当时名字定不下来,邓小平就说:“就叫特区嘛!陕甘宁就是特区。”当时谈到配套资金,邓小平说出了那句后来广为人知的话:“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材料二 对外开放大事记
年份 | 史实 |
1980年 | 中央确定在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厦门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 |
1983年 | 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决定对海南岛也实行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 |
1984年 | 决定全部开放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从北到南包括秦皇岛、大连、湛江和北海等14个大中港口城市 |
1992年 | 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讲话指出: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的观点,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解放了人们思想,推动对外开放进程 |
2001年 | 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融入世界步伐加快 |
2013年 | 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力求推动中国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对外开放水平 |
2017年 | 中国承办厦门金砖国家峰会,倡导创新增长方式,构建开放型经济 |
2018年 |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习近平主席对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重要经验和启示、世界意义和影响,以及在新的历史当口中国将如何推动对外开放再扩大、深化改革再出发做出最权威的阐释 |
材料三 “中国开放的力度将更大,惠及世界的程度会更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立足国内国际发展基础与形势,紧紧围绕“全面开放、惠及世界”,以创新驱动发展、以改革优化环境、以合作拓展空间,所构建的新时代开放发展的新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开放发展的科学指南,实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
(1)据材料一,指出中央采用怎样的方式推动特区的建设?并结合所学指出,深圳特区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居于怎样的地位?
(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探究我国的对外开放进程具有怎样的特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由此可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成为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C.维护了民族团结 D.有利于港澳地区的发展
《人民日报》被视作中国社会的风向标,勾画着时代变迁的轨道。如图报道的头条新闻
A. 正式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B. 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C. 宣布采取和平方式统一中国
D. 表明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的消费变迀,决定这一变迀的根本因素是
A. 消费习惯
B. 互联网普及
C. 经济发展
D. 智能手机使用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十三届常委会第195次会议讨论同意了中央专委《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正式批准实施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可见,我国取得的载人航天工程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有利的外部环境
B. 市场经济的发展
C. 人民群众的愿望
D. 决策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