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170多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50多年前,10月的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110多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材料二: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他们“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1)材料中“170多年前”、“150多年前”、“110多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什么事件?这些事件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恶劣影响?

(2)有人认为中国遭受的巨大的民族耻辱是历史的必然,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3)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这些抗争起到了什么作用?

(4)通过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谈谈你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有什么认识。

 

(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或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同意。19世纪上半期,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了开辟国外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当时中国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落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等。 (3)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黄海血战。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沉重打击了列强或粉碎了列强灭亡中国的企图。(意思相近即可) (4)落后就要挨打;“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具有因果关系;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170多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结合课本所学,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中国;材料二中“150多年前10月的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结合课本所学,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中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依据材料一“110多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结合课本所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攻占北京,在北京紫禁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这三场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恶劣影响是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首先理解题中观点,同意这种观点,即用所学知识,证明中国遭受外来侵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合课本所学,19世纪上半期,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了开辟国外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当时中国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落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等。 (3)依据材料二“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这是林则徐销烟是提出的誓言,反映了中国人民的销烟运动;“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是光绪帝给邓世昌的题词,反映了邓世昌等将领在甲午战争中抗击日军的侵略;这些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沉重打击了列强或粉碎了列强灭亡中国的企图。 (4)依据题干,“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的主题,学生可以围绕着“列强的侵略”进行分析,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的抗争”得出:中国人民进行不懈的反抗,阻止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等。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意识觉醒,开始不谢的反抗得出:“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具有因果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1)上述口号是出自哪次运动?其导火线是什么?

(2)“外争主权”在当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3)此次运动的性质如何?

(4)此次运动对中国社会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绥东战起,群情鼎沸,士气昂。于此时机,我中枢领袖应如何激励军民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乃前方之守土将士浴血杀敌,后方之外交当局仍力谋妥协。……蒋委员长介公受群小包围,弄绝民众,误国咎学良等涕泣进谏,晏遭重斥。日昨西安学生举行救国运动,竟使警察枪杀爱国幼重,具人心,孰忍出此!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杨对时局宣言)(1936年12月12日)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简答题: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北伐战争节节取胜的原因。

 

查看答案

连线题:将下列事件与其对应的内容或意义用直线连接起来。

事件名称                                内容或意义

南昌起义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八七会议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湾改编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古田会议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查看答案

填充表格

 

 

中国共产党成立条件

思想基础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