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历史?有人说:历史是一门关于“过程”的学问;也有人说:历史是一门关于“解释”的学问。其实二者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失之片面。前者强调史实,后者突出史论。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说法中,属于持第二种观点的人最关注的一项是:
A.北京人遗址最早于1921年被发现
B.北京人已经懂得了制作和使用打制石器和使用火
C.在北京人遗址中发掘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和用火的遗迹
D.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许多骨骼化石,其中就有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两岸一家亲”理念,国共双方从20世纪20年代起多次对抗与合作,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与两岸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黄埔军校的创建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结晶,该学校的校长及政治部主任分别是谁?它的创建有何意义?国共两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发动的哪次武装起义,标志我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为抗击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4)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身赴渝参加国共两党谈判,最后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5)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国共关系的变化给你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阅读材料:
问题探究: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卡片A反映的中国社会在政治和社会生活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不得照抄原文)
(2)卡片B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康有为等的主张得到哪位皇帝的支持?
(3)卡片C中的企业是在哪场运动中创办的?这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该工业体现了这场运动倡导者提出的什么口号?
(4)卡片D“一场思想文化补课”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场“思想文化补课”提出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中日两国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友好往来和兵戎相见都成为历史长廊中形象各异的刻度。启迪着中日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同胞”该歌谣以哪一历史事件为背景?下图所示人物是一位抗日民族英雄,他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请写出他的名字。
(2)1937年,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该事变的影响是什么?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什么?
(3)2014年,我国将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是为纪念在哪一事件中的多少死难者?
(4)中国的抗日战争坚持了14年之久,请写出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具体到年月日)
(5)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怎样的国际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人民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敗,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文明传统。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材料二:慈禧太后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一中“同英国的战争”使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丧权辱国的条约?该条约的主要内容中,直接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内容是哪一条?
(3)材料二是哪次侵华战争后出现的情景?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4)材料二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诗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难”包括哪些方面?
(2)在红军长征过程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红军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事件是什么?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事件是什么?
(4)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5)我们可以学习红军长征的哪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