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统一 D.适者生存
“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教民农作,使民宜之”。史料讲述的历史人物是
A.禹 B.炎帝 C.黄帝 D.舜
泱泱中华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面对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请结合下列材料,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进行研究。
(科技领先世界)
材料一
材料二
(1)结合材料一、二,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吋期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2)请写出材料一中的人物对应的材料二中的成果。
(艺术异彩纷呈)
材料三
(3)图三是谁的作品?当时他的书法有何美称?观察图四,结合教材,说出顾恺之的作品特点是什么?
(4)结合图五指出龙门石窟艺术主要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龙门石窟属于其中的哪一类?
(历史感慨万千)
(5)由以上探究,你认为魏晋南北朝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对此你有何感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译文
材料二:《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1)《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史记》中描述的西汉时期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2)根据所学的知识,你能谈谈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这一变化的原因吗?
(3)上述材料反映的江南经济变化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二中提及的“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权的更替示意图。“从平城到洛阳”后,孝文帝推行的 “汉化”政策对民族关系发展有何历史作用?
(3)据材料二,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比较材料一、二,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统一是秦汉时代的社会主题,思想学术的统一,也势在必然,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学者,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不断改造儒术,使儒学更具实用性,这促使统治集团向儒家倾斜,选择以尊儒来统一思想。
——滕福海《董仲舒与罢黜百家》
材料四 激发人们创新创造活力,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走入不同文明,发现别人的优长,启发自己的思维。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据材料一,说明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恶劣影响?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集团选择以尊儒来统一思想”具体措施,该措施有何深远影响。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统治者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同的目的是什么?
(4)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5)结合材料四,说说如何才能使中华文明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