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材料二 我跟蒋(指蒋介石)显示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材料三 李宗仁在回忆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
材料四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
(1)根据材料一内容,指出1937年在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事变?
(2)根据材料二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当时起调停作用的共产党领导人主要是谁?这个事件的和平解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指出这三大战役分别是什么?从1946年6月到1949年1月,为什么人民解放军只用了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就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重点进攻,进而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的光明道路作了不懈的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作于1927年的词
材料二 《决议》认为,红军的一切军事行动,必须接受党的政治领导。明确地规定了红军的任务,军事工作系统和政治工作系统的关系
——古田会议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1)根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这首词反映的是共产党人发动的什么起义?起义受挫后,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什么样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古田会议中确立了怎样的建党建军原则?古田会议召开后,毛泽东在古田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到1930年全国上下建立了大小几十块革命根据地,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红军长征中的哪一件事成为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长征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献身祖国的建设事业。你如何理解“长征精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兴起了一股“师夷长技”、“自强求富”热潮,创办了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
材料二 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光绪帝发布了上百道变法法令,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以除旧布新。
材料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三次重大历史运动?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在内容上有何不同?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中的历史事件,概括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平均地权”具体指哪一方面?该运动的结果如何?
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下列文化名人与其作品的对应中,不正确的是
A.鲁迅——《狂人日记》 B.茅盾——《子夜》
C.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D.齐白石——《愚公移山》
辛亥革命后,传统的三跪九叩、长拜作揖被点头鞠躬礼和握手礼所取代,时不时听见“先生”或“君”的招呼声。这说明
A.清政府开始改变陋俗 B.列强强迫中国改变社会习俗
C.西方文明对中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D.社会习俗发生了变化
“犹如一把钢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严重威胁国民党政府的统治。”这句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青化砭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 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