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解析题)八年级某班在学习“三大战役和解放战争”内容时,师生采取了“史料研读...

(材料解析题)八年级某班在学习“三大战役和解放战争”内容时,师生采取了“史料研读”、“读图识史”、“图示结构”等方法进行学习。

(史料研读)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的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1)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发生在哪一年的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读图识史)

(2)翻身农民丈量土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该法律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

(3)人民解放军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列举出解放战争中进行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

 

 

(1)1947年6月;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2)《中国土地法大纲》;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3)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制定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掀起人民民主运动;在解放区开展土改运动;国民党方面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贪官横行,统治腐败;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违背了中国人民的要求和意愿,不得人心,注定走向失败和灭亡。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解析】 (1)根据材料一“蒋介石的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挺进大别山,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伟大壮举,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2)由“翻身农民丈量土地”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摧毁了国民党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控制权,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制定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国统区人民掀起人民民主运动,与民主党派并肩作战。在军事上,作战方针正确,人民解放军勇敢善战。经济上,在解放区开展土改运动,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国民党方面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贪官横行,统治腐败;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违背了中国人民的要求和意愿,不得人心,注定走向失败和灭亡。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变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三大战役后,蒋介石国民党集团赖以维护其反动统治的主要精锐部队被消灭殆尽,中国革命已处于胜利的前夜。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A. 禁缠足,倡女权,男父平等新追求

B. 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C. 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D. 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查看答案

习近平曾用“五个创造性”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中国革命道路”是指

A. 城市领导农村

B.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 城市武装起义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查看答案

上完《北伐战争》一课,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北伐战争取得辉煌战果,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大体形成四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  )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革命运动转入低潮

 

查看答案

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讨论,正确的是

A. 都经过长期的起义准备 B.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C. 都具有反帝反封的性质 D.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查看答案

广州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1924年1月,国共两党在这里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点燃了大革命的熊熊烈火。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是( )

A.中共二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孙中山与中共研究改组国民党 D.中共三大的召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