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果。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朱寰《世界中古史》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两种古代文明有什么不同?并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
(2)材料二中拜占庭帝国曾取得“辉煌的成就”,举例说明。材料认为拜占庭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3)综合以上二则材料,你得到怎样的历史启示?
法制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中的石柱记载了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一部法典。它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把奴隶看做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围,因而不予保护。如: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等。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公元前五世纪时,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在贵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这个权利为贵族谋利益。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49年逼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因这个文法刻在十二块牌子(铜表)上而得名。
材料三 “皇帝一生都在征服。如意大利,北非,西班牙…但他对历史的最大贡献却显然不在征战本身,是《民法大典》使他著称于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部法典的名称。它的历史价值何在?
(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的成文法,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中的皇帝是谁?使他著称于世的《民法大典》又称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法典?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人类法制建设的一个什么趋势?
《欧洲中世纪简史》一书以全新的视角阐述了中古欧洲的社会状况,其中对中世纪大学会重点介绍的是
A.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B.巴黎大学牛津大学
C.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
D.莫斯科大学东京大学
“……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这说明中世纪西欧城市出现后多是作为(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军事重镇 D.经济中心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凡尔登条约》没有奠定现代哪个西欧国家的雏形
A.西班牙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