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小明在探究某两国关系发展简史时制作的年代尺。他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日美关系
B.中美关系
C.中日关系
D.英美关系
它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它既是从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拉开了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的序幕。材料中的“它”是指
A. 北伐战争
B.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 重庆谈判
美国记者斯诺根据在延安采访所得到的资料,于1937年10月在英国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详尽介绍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和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甘愿牺牲的伟大精神,在西方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而广为流传,这反映出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建立 B.国共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转变
C.长征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 D.长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
在这场救亡运动中,年轻的工人阶级为站在潮头的青年知识分子先锋队提供了可靠而强大的后盾,推动了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这场救亡运动的初步胜利主要是指
A.拒绝在屈辱合约上签字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推动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的到来
1923年,胡适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下列属于“《新青年》”这个时代口号的是
A.自强求富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变法图强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实现,他们完全抛弃了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材料反映的是
A.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B.辛亥革命没有唤醒民众
C.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封建帝制 D.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