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察,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摘编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
——摘编自《复兴之路》
(1)材料一中的土地纲领是哪一革命运动颁布的?这一土地纲领的分配方式有什么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制定了怎样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不同阶级提出的土地纲领有何共同之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伐进军中,黄埔军校的师生从广州誓师出发,不到一年就饮马长江、连克长沙、武汉、南昌、南京、上海、福州而雄踞祖国东南各省……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材料二:国难当头,中国共产党为建立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由内战转向和平的转折点,中共中央对西安事变一直评价很高,认为是挽救了国家民族的一大危机。
材料三:1937年9月下旬,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开始了近代以来空前规模的民族解放战争,国共合作也成为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
(1)材料一中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是谁?从材料中可知这一场战争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中“国难当头”指什么?中共中央为什么对西安事变有如此高的评价?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能够与国民党实现第二次正式合作是在哪一历史事件发生之后?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国共两党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靠军间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周恩来在一次起又欢庆胜利时的讲话
材料二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
(1)材料一、二反映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这两个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远征,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创造了一种全人类都为之景仰和钦佩的精神!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当年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改变红军长征初期被动打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3)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维新变法,学习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据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的救国之道”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车上书”发生的原因。
材料二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据徐国琦《中国与大战》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的国家模式认同有何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时代使命。
建筑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下图的建筑主要用于考证
申报馆新楼
A. 近代铁路事业的发展
B. 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C.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衰
D. 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42个项目中,大生纱厂在名单之列。大生纱厂(如图)是民族实业先驱张謇创办的近代纺织企业,其纱锭总数曾占全国纱锭总数的11.9%,但最终陷入了绝境。阻碍大生纱厂这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国内市场狭小 B.帝国主义的侵略
C.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D.封建主义的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