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独立自由梦) 材料一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独立自由梦)

材料一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工业强国梦)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 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

(开放繁荣梦)

材料三还是那个《春天的故事》讲到千家万户中,又是一个新时代乘着科学的长风,又是一首深情的江山颂百姓听到了感动,魅力中国,敞开心胸,天地和谐,万物相容,民族复兴,气势如虹,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中国梦》歌词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步”和“第二步”各自胜利的标志。

(2)材料二中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

(3)材料三中的《春天的故事》歌词中说:“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何作用和影响?

(4)中国改革开放的开端是哪次重要的会议?请写出会议在政治上的主要内容。

 

(1)标志:第一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成立);第二步: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三大改造完成)。 (2)举措: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一五”计划)。 (3)作用和影响: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4)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主要内容:政治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可知,“第一步”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结合材料“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可知“第二步”胜利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根据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依据材料中的“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可以知道材料三中“画了一个圈”指的是提出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在邓小平的推动下,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吸收了外资侨资,引进了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在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务派在观察强大对手(西方列强)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 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柏杨《中国人史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对西方列强的认识。

材料二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 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摘编自 1913 年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乱”是指哪一政治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表

 

 

年    代

哲学 宗教

自然 应用科 学

社会 科学

历史 地理

文学 艺术

 

 

合计

 

 

年平均数

1895 年前

1

4

1

2

3

12

——

1896—1911

38

172

366

238

136

958

63.86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据材料三,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出现的新变化。结合史实归纳出现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史公日: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至孝景,不复忧异姓,而晁错刻削诸侯,遂使七国俱起, 合从而西乡(联合对抗西面长安中央政权),以诸侯太盛,而错(晁错)为之不以渐(逐渐)也。及主父偃言之,而诸侯以弱,卒以安。安危之机,岂不以谋哉?

——《史记》

(1)“汉兴”之初,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采取了什么政策?“至孝景”出现了何种治世局面?

(2)依据材料一指出,孝景时期出现了什么危机?原因何在?为此,主父偃又提出了什么解决方案?

材料二臣光曰: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官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 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资治通鉴》

(3)依据材料二指出,孝武的统洽之所以能“免亡秦之祸”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二战后,如火如荼的民族解放运动席卷整个非洲大陆.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是( )

A.印巴分治 B.纳米比亚独立

C.埃及独立 D.古巴独立

 

查看答案

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昨天对夏威夷岛的进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我遗憾地告诉各位,很多美国人丧失了生命。此外,据报,美国船只在旧金山和火奴鲁鲁之间的公海上也遭到了鱼雷袭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的国家还于()

A.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

B.1937年全面侵华

C.1939年闪击波兰

D.1941年突袭苏联

 

查看答案

1919年1月,27个国家在巴黎召开国际会议,史称“巴黎和会”。会议的主题是(   )

A.缓和列强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 B.安排一战后列强在西方的“新秩序”

C.规划一战后加强国际合作的问题 D.探讨克服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