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不同时期的中国历史地图,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请将四幅地图按照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2)长期以来,北方的匈奴民族对中原王朝构成严重威胁。为解决匈奴威胁,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哪些行动?
(3)哪一幅地图体现了三国鼎立局面?对这一局面形成具有关键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分裂局面后来被哪一个朝代所结束?
(4)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补充完成以下表格。
历史时期 | 重大事件 | 事件影响 |
图1 | 废除分封制,建立① | 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 |
图2 | 实行②,削弱诸侯王势力 |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
图3 | 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 加强了大陆与③的联系 |
图4 | ④出使西域 | 使西域与中原重新建立联系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西汉的太史令。临终前他嘱托司马迁继承自己的事业和著逃理想,写出一部媲美《春秋》的史书来。司马迁于是开始了《太史公书》的撰写。后来国为替投降匈奴的大将李陵(汉代名将李广之孙)仗义执言,激怒了汉武帝,司马迁被处以酷刑。为了完成对父亲的承诺,司马迁忍辱负重,通过多方取材、严格印证、实地考纂,终于写出了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史书
——据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及《报任安书》
材料二 东晋史学家孙盛在他所著的《晋阳秋》一书中,如实记载了东晋大将桓温北伐前燕,却被前燕大敗之事。桓温看后非常恼怒,威胁孙盛的儿子说:“要是这部史书就这样流传出去,我就杀了你们全家。”孙盛的几个儿子哭着请求父亲修改史书,孙盛誓死不从。为了防止别人篡改,孙盛将《晋阳秋》抄录了两本,托人带给前燕皇帝慕容俊保存。
——据房玄龄等《晋书·列传》第五十二章
材料三 唐朝史学家刘知几批评孔子说:“孔子编《春秋》,经常为有地位、贤明的人隐讳开脱。狄人明明灭了卫国,却国为要掩盖卫桓公的耻辱而不作记载:河阳之会明明是由诸侯召见周王,却在文字上美化为周王外出打猎。要是史书都是这样记载的话,岂不是纵容这些(犯错误的)君主,让他们不用害怕制度和法律了吗?”
——据刘知己《史通·惑经》
(1)材料一中提到的《太史公书》,指的是司马迁的哪一部著作?这部史书的体裁是什么?请你用简单的语言对这部书进行评价。
(2)材料二中,东晋北伐的目的是什么?除了北伐,北方少数民族也主动进行过“南征”,请举出一个事例。孙盛宁死不改史书,体现了史学家什么样的精神追求?
(3)材料三中,刘知几批评了孔子什么样的做法?春秋时期出现了“诸候召周王”的现象,说明当时政治上出现了什么变化?
(4)结合以上三种材料中史学家们的言行,你认为记录历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由游牧转入农耕,积极学习汉族文化;中原汉族地区也出现了争用胡人家具、学习胡人乐器歌舞的现象。这种现象体现了当时哪一时代特征
A.民族政权并立 B.民族交融加速 C.经济重心南移 D.国家统一安定
以下是某部古文献的部分目录和内容,这部文献最有可能是
A.《齐民要术》 B.《伤寒杂病论》 C.《兰亭集序》 D.《水经注》
西晋建立后,大封同姓诸侯王,导致诸侯势力过大,出现了
A.黄巾起义 B.七国之战 C.八王之乱 D.宦官专权
毛主席评价某位历史人物:“他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他统一中国北方,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位历史人物是
A.袁绍 B.曹操 C.孙权 D.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