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ji,意思是“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ji,意思是“和”)朝鲜,西至临洮、羌qiang)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统编高中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他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这些改華措施順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現打下了基础

——统编高中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清朝最终形成极盛疆域,中国经历了两千年的“统一——分裂——再统一”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今天中国领土的绝大部分早已结为一个整体边疆地区的每一部分都与中原王朝有过长时期的归属关系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秦的统一完成于哪一年?为了加强国内各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联系,秦朝釆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除了迁都以外,他还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请写出3点。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一说秦朝统一和北魏改革有什么共同的历史作用?

(4)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请你为加强祖国边疆治理、维护边疆稳定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建议。

 

(1)公元前221年;经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文化:统一文字。 (2)孝文帝(或答“拓跋宏、元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改革措施: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取代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3)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从分裂走向统一;建议:大力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促进边疆地区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贯彻民族平等政策,加大对口帮扶,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坚决打击分裂势力,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等。 【解析】 (1)结合材料一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小问:秦的统一完成于公元前221年;第二小问:为了加强国内各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联系,秦朝釆取的具体措施是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 (2)依据材料二“他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的信息可知,第一小问: “他”指的是孝文帝;第二小问:他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第三小问:除了迁都以外,他推行的改革措施还有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取代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3)结合材料一“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材料二“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現打下了基础”的信息可知,秦朝统一和北魏改革的共同的历史作用是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根据材料三“统一——分裂——再统一”的信息可知,第一小问: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从分裂走向统一;第二小问:为加强祖国边疆治理、维护边疆稳定提出建议,学生只要根据实际能够自圆其说即可,例如大力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促进边疆地区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贯彻民族平等政策,加大对口帮扶,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坚决打击分裂势力,维护领土主权完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是不同时期的中国历史地图,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请将四幅地图按照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2)长期以来,北方的匈奴民族对中原王朝构成严重威胁。为解决匈奴威胁,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哪些行动?

(3)哪一幅地图体现了三国鼎立局面?对这一局面形成具有关键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分裂局面后来被哪一个朝代所结束?

(4)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补充完成以下表格。

 

 

历史时期

重大事件

事件影响

图1

废除分封制,建立①

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

图2

实行②,削弱诸侯王势力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图3

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加强了大陆与③的联系

图4

④出使西域

使西域与中原重新建立联系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西汉的太史令。临终前他嘱托司马迁继承自己的事业和著逃理想,写出一部媲美《春秋》的史书来。司马迁于是开始了《太史公书》的撰写。后来国为替投降匈奴的大将李陵(汉代名将李广之孙)仗义执言,激怒了汉武帝,司马迁被处以酷刑。为了完成对父亲的承诺,司马迁忍辱负重,通过多方取材、严格印证、实地考纂,终于写出了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史书

——据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及《报任安书》

材料二  东晋史学家孙盛在他所著的《晋阳秋》一书中,如实记载了东晋大将桓温北伐前燕,却被前燕大敗之事。桓温看后非常恼怒,威胁孙盛的儿子说:“要是这部史书就这样流传出去,我就杀了你们全家。”孙盛的几个儿子哭着请求父亲修改史书,孙盛誓死不从。为了防止别人篡改,孙盛将《晋阳秋》抄录了两本,托人带给前燕皇帝慕容俊保存。

——据房玄龄等《晋书·列传》第五十二章

材料三  唐朝史学家刘知几批评孔子说:“孔子编《春秋》,经常为有地位、贤明的人隐讳开脱。狄人明明灭了卫国,却国为要掩盖卫桓公的耻辱而不作记载:河阳之会明明是由诸侯召见周王,却在文字上美化为周王外出打猎。要是史书都是这样记载的话,岂不是纵容这些(犯错误的)君主,让他们不用害怕制度和法律了吗?”

——据刘知己《史通·惑经》

(1)材料一中提到的《太史公书》,指的是司马迁的哪一部著作?这部史书的体裁是什么?请你用简单的语言对这部书进行评价。

(2)材料二中,东晋北伐的目的是什么?除了北伐,北方少数民族也主动进行过“南征”,请举出一个事例。孙盛宁死不改史书,体现了史学家什么样的精神追求?

(3)材料三中,刘知几批评了孔子什么样的做法?春秋时期出现了“诸候召周王”的现象,说明当时政治上出现了什么变化?

(4)结合以上三种材料中史学家们的言行,你认为记录历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查看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由游牧转入农耕,积极学习汉族文化;中原汉族地区也出现了争用胡人家具、学习胡人乐器歌舞的现象。这种现象体现了当时哪一时代特征

A.民族政权并立 B.民族交融加速 C.经济重心南移 D.国家统一安定

 

查看答案

以下是某部古文献的部分目录和内容,这部文献最有可能是

 

A.《齐民要术》 B.《伤寒杂病论》 C.《兰亭集序》 D.《水经注》

 

查看答案

西晋建立后,大封同姓诸侯王,导致诸侯势力过大,出现了

A.黄巾起义 B.七国之战 C.八王之乱 D.宦官专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