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31—1945年,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战,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赢...

1931—1945年,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战,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抗战的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日本军部《解决满洲问题方略大纲》提出:“组织亲日政权、建立独立国,必要时将中国东北并入日本版图。”

(1)为实现这一阴谋,日本在1931年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

材料二  事变起因如此:二十六年七月六日夜间十时,日军一联队在卢沟桥附近以演习为名,突然声言一名士兵失踪,意图进城搜索。当时宛平驻军……已窥知日军企图又在寻衅,对其要求严加拒绝……日军见狡猾惯伎已不生效,乃于七月七日凌晨五时向我宛平守军开始攻击。……事件便这样的扩大了。

(2)材料二中的“二十六年”是公元哪一年?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三  只要国民政府还盘踞在汉口,汉口就是主要以西北各省为其势力范围的共产军和主要控制着西南各省的国民党军之间的接合点,和两党合作的楔子。……所以,首先为了摧毁抗日战争的最大因素——国共合作势力,攻下汉口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占领了汉口,才能切断国共统治地区的联系,并可能产生两党的分裂。

——昭和研究会中国问题研究所:《关于处理中国事变的根本办法》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进攻汉口的原因。为了保护汉口,中日双方爆发了哪场战役?此战役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抗战形势有何影响?

材料四  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徐州、大原等会战,吸引、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使得八路军、新四军能够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形成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抗击了日军的主力,成为抗战的主战场,为国民党赢得在西南休整的时间;在战略反攻阶段,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不同的区域向日军发起进攻,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4)材料四反映了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什么原因?

材料五  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大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5)根据材料六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不得照抄材料)

 

 

(1)发动九一八事变。 (2)1937年;“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3)原因:切断国共统治地区的联系,破坏国共合作。 战役:武汉会战或武汉保卫战。 作用: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4)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打出日军。 (5)中国抗日战争有力地消灭和牵制了日本的力量,有效地支援了其它战场的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组织亲日政权、建立独立国,必要时将中国东北并入日本版图。”的信息可知,为实现这一阴谋,日本在1931年采取的军事行动是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2)依据材料二“二十六年七月六日夜间十时,日军一联队在卢沟桥附近以演习为名,突然声言一名士兵失踪,意图进城搜索”的信息可知,“二十六年”是公元1937年;第二小问:材料反映的是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开始。 (3)根据材料三“才能切断国共统治地区的联系,并可能产生两党的分裂”的信息可知,第一小问:日本进攻汉口的原因是切断国共统治地区的联系,破坏国共合作;第二小问:为了保护汉口,中日双方爆发了武汉会战;第三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4)依据材料四“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徐州、大原等会战,吸引、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使得八路军、新四军能够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形成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抗击了日军的主力,成为抗战的主战场”的信息可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打出日军。 (5)根据材料六“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大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的信息可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是中国抗日战争有力地消灭和牵制了日本的力量,有效地支援了其它战场的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交战国有三十一个,包括十五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二十亿人口的四分之三.交战双方动员七千万人,入伍士兵占有劳动能力男子总数的30%.”这段材料可以佐证1914﹣﹣1918年的战争(  )

A. 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

B. 是一场具有世界规模的战争

C. 激化了交战国国内的矛盾

D. 给协约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及棉花等廉价工业原料,而南部奴隶主却把几百万黑奴禁锢在种植园内,并把棉花等产品大量输往英国等欧洲国家。这反映出当时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严重匮乏 B. 英国殖民统治仍然阻碍着经济发展

C. 工业生产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 D. 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

 

查看答案

18世纪中后期,随着大规模的工厂一个接一个地建造起来,动力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应运而生的技术成果是

A. 珍妮纺纱机

B. 万能蒸汽机

C. 发电机

D. 内燃机

 

查看答案

邮票记载着这样一段历史:经过漫长的航行后,他和同伴于14921012日突然发现远处有陆地,于是高兴地前往,到了近处一看,原来是一座海岛,这个岛就是现在美洲加勒比海上巴哈马群岛中的瓜纳哈尼岛。文中的指的是(     )

A.伽马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迪亚士

 

查看答案

林彪意识到:“东北敌军孤立分散,所占地区十分狭小,补给困难,而且敌军战略意图或撤或守,还举棋不定。”由此判断他是在谋划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