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报道:“当国旗图案在政协会议上通过后,许多机关、...

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报道:“当国旗图案在政协会议上通过后,许多机关、团体、学校、商号以至民宅,立即自发去订新式国旗……顾客们成排地挤在门前急着买,一定要想在十月一日挂出来,或挂得更早一些。”人民争相购买国旗是为了欢庆

A.新中国的诞生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大会的召开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争相购买国旗是为了欢庆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A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在1956年,B不符合题意;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C不符合题意;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大会的召开在10月1日之前,D不符合题意。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中国成立前期,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事业,并对如何建设新中国加以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查看答案

有学者提出,二战以来,美欧关系经历重大调整,实现了从"特殊关系"向"正常关系"的转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至1949年,美国和西欧国家最终建立了大西洋联盟,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框架由此确定。20世纪50年代,尽管双方在西德重新武装、对苏态度以及苏伊士运河危机等问题上出现分歧,但……美欧仍存在根本利益的一致,加上这一时期保守主义在大西洋两岸盛行以及美欧领导人之间的友谊,大西洋联盟的运转基本正常。

材料二  曾几何时,戴高乐的独立外交政策在西欧不受欢迎,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大多数西欧国家都主张在外交政策上同美国拉开一定距离。……里根政府时期,法德英等国还坚决反对美国阻挠西欧与苏联进行石油管道交易的"治外法权"行径,并顶住压力同苏联履约。…1986年,里根政府事先未与欧洲盟国磋商,差点就削减战略核武器问题同苏联达成协议,令西欧国家大为震惊……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欧关系从战后初期的绝对依附状态向控制与反控制的状态转化。但尽管如此,美欧特殊关系"的大逻辑依然存在……

材料三  今天的美欧(盟)关系是超越传统的大西洋同盟的框架发展起来的包括经济、政治及安全关系在内的一种新型双边关系。……如果说冷战期间美国主导了大西洋同盟的话,那么,欧盟在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演进终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美欧关系态势的变化,导致这一关系实质的改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怀普《从"特殊关系"走向"正常关系"——战后美欧关系纵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二战后初期美欧特殊关系"及"根本利益的一致"?分析影响二战后初期美欧"特殊关系"形成的国际性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欧关系为什么出现转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实质。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美欧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是什么?

 

查看答案

广州的嬗变见证着中国的历史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以后古代所称的东、西洋航线,大抵都以广州为始发港,东去可以到吕宋(今菲律宾),西去可以到东南亚、印度洋、波斯湾,以至东非等国。广州港地当东、西、北三江汇合点,是海港兼河港码头。广州很早就有很多外国人留居,隋唐时尤甚。宋时官府设"蕃坊",建造房屋供外国人居住,并设"判官"一职,负责外侨管理和接待工作。宋代重修南海神庙碑文中也说:"先是此民,与海中蕃夷,四方之商贾杂居。"蕃坊"所居多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在"蕃坊"修建有伊斯兰教寺院——怀圣寺。据阿拉伯史籍载,公元879年黄巢进城时,波斯、阿拉伯等国的商人就有12万人。

——摘编自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

材料二  192年9月,陈独秀发表文章指出,"中国还在造国时代",造国的方法,就是"组织真正的国民军创造真正的中华民国"。这个国民军"应该由全国被压迫的各阶级爱国者而不为私利私图的有力分子集合起来,号召全国各阶级觉悟的大群众组织而成"。中国现阶段"决不是哪一个阶级的群众在短期内能够壮大到单独创造国家的程度",只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

——朱汉国《国民革命与北伐序言》

材料三  建国以来,关于广州市经济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曾经有过八次提法….

(4)1961年提出"把广州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一定重工业基础的、轻工业为主的生产城市….

(6)1979年提出"把广州建设成为一个以轻工业为主,原材料工业、支农工业协调发展,科学文化、对外贸易和旅游事业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8)1986年提出"以外经外贸为导向,以工农业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依靠,以轻纺工业和第三产业为重点,把广州建设成为具有强大的内外辐射能力、高度文明、多功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心城市"。

——吴振坤《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述广州在当时中外经济交往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提出了怎样的救国方案?请结合20世纪20年代发生在广州的中国革命实践,论述这一方案的实际效果。

(3)在广州的发展方向上,材料三中的第八次提法与前几次提法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和所学知识,概述这些不同得以出现的历史和现实因素。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的主题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C.雅尔塔体系的逐步建立 D.绥靖政策带来巨大恶果

 

查看答案

“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材料中的“大屠杀”是指

A. 亚历山大东征

B. 美国独立战争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